四川及邻区晚二叠世沉积作用及沉积盆地的发展

被引:42
作者
强子同
文应初
唐杰
沈照国
机构
[1] 西南石油学院
关键词
碳酸盐缓波; 台地; 生物岩隆; 海侵礁; 含煤盆地; 聚煤中心;
D O I
10.14027/j.cnki.cjxb.1990.01.009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东吴运动之后,因基底所受的挤压转化为拉张效应,从而产生张性应力,引起玄武岩的喷发,与此同时造成基底断裂活动,使上扬子盆地的四川及其邻区的沉积环境分裂为西部含煤盆地,东部碳酸盐缓坡,以及鄂西开阔海盆地。海侵是晚二叠世主要地质事件。随着地壳的下沉,海侵西进,碳酸盐沉积超复在西部含煤盆地上,生物岩隆向西爬升,直到上二叠世晚期演化为碳酸盐台地。根据生物岩隆是沿碳酸盐缓坡爬升的海侵礁的认识,预测现今四川盆地北部存在着勘探长兴组油气资源的有利地区。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90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