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边界的征用与有深度的开采——新世纪以来国际“巴赫金学”新状态

被引:4
作者
周启超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
关键词
巴赫金学; 理论旅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I512.06 [];
学科分类号
050202 ;
摘要
对新世纪以来国际"巴赫金学"重要成果的跟踪与检阅,我们看到,巴赫金理论作为"学术时尚"其风光已然不再,巴赫金理论的跨文化辐射已进入其"理论旅行"的常态。这种常态,体现为"巴赫金学"在学术交流上一如既往。国际巴赫金学术年会以其已自成传统的节奏,定期举行。由这一盛会所引领的巴赫金理论的跨文化之旅,在不断拓展其在时空上与学科上的覆盖面与影响力;这种常态也体现为"巴赫金学"在文本建设上不断拓展。新世纪以来,以俄罗斯科学院为主流的巴赫金研究集群,对巴赫金的理论遗产的精细注疏,深度开采,成果丰硕;巴赫金著作之多个语种的译文以单行本、文集甚至全集的形式不断面世;"巴赫金学"在文献整理上已进入收获季节。随着巴赫金研究这门话语生产的不断发展,国际学界从不同维度对"巴赫金学"成果的梳理。我们至少可以从三条路径来看"巴赫金学"在新世纪这15年来的新进展:其一,从近6届"国际巴赫金学术年会"的研讨来看新世纪以来国际学界对巴赫金理论的解读与征用;其二,从俄文版6卷本《巴赫金文集》的编纂来看新世纪以来国际学界对巴赫金文本的开采与注疏;其三、从这个时段里已经面世的4种《巴赫金研究》(文选)的编选来看新世纪以来国际学界对"巴赫金学"成果的梳理与集成。
引用
收藏
页码:96 / 10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俄罗斯学者论巴赫金[M].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周启超, 2014
[2]  
中国学者论巴赫金[M].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周启超, 2014
[3]  
欧美学者论巴赫金[M].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周启超, 2014
[4]  
巴赫金全集[M]. 河北教育出版社 , (苏)巴赫金(М.М.Бахтин)著, 1998
[5]  
米.米.巴赫金论弗朗索瓦.拉伯雷一书与其对于文学理论的意义 .2 I.L.波波娃. .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