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式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分析——以什邡、启东、宁波事件为例

被引:33
作者
郑旭涛
机构
[1]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群体性事件; 预防式环境群体性事件; 预防式抗争; 什邡事件; 风险预防;
D O I
10.13658/j.cnki.sar.2013.03.017
中图分类号
D631.4 [治安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603 ; 0838 ;
摘要
本文在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五维度分析框架,从社会背景、冲突根源、政治治理、群体心理、组织动员等五个维度解析预防式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成因。预防式环境群体性事件的产生与社会背景有关,冲突的根源在于利益冲突、健康权利和风险预防的混合作用,相关制度不完善和当地政府在萌芽期的不当处置是催化因素,民众对政府的不信任与愤慨、对相关企业项目潜在环境风险的恐惧心理是心理基础,积极分子的动员与抗议的弱组织化是重要原因。简而言之,预防式环境群体性事件是一种源于相关主体利益冲突、普通民众健康权利和环境风险预防需求混合作用的,由积极分子发起动员的预防式抗争。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政权与斗争剧目.[M].(美) 蒂利 (Tilly;C.) ;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2]  
“气”与抗争政治.[M].应星; 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3]  
弱者的武器.[M].(美) 斯科特 (Scott;J.C.) ; 著.译林出版社.2007,
[4]  
乌合之众.[M].(法) 勒庞;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  
斗争的动力.[M].(美) 麦克亚当 (Macadam;D.) ; (美) 塔罗 (Tarrow;S.) ; (美) 蒂利 (Tilly;C.) ; 著.译林出版社.2006,
[6]  
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M].赵鼎新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7]  
运动中的力量.[M].(美)西德尼·塔罗(SidneyTarrow)著;吴庆宏译;.译林出版社.2005,
[8]  
社会冲突的功能.[M].(美)科 塞(Coser;A.)著;孙立平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
[9]   EU和WTO预防原则解释和适用比较研究 [J].
陈亚芸 .
现代法学, 2012, 34 (06) :14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