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煤层气藏成藏机制

被引:14
作者
王生维 [1 ]
章泽军 [2 ]
乌效鸣 [3 ]
唐江林 [1 ]
张典坤 [1 ]
杨青雄 [1 ]
韩兵 [1 ]
刘旺博 [1 ]
徐娅玲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2]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3] 中国地质大学工程学院
关键词
晋城; 煤层气成藏机制; 构造微破裂作用; 煤层气藏; 煤层气包;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1 [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晋城煤层气的规模开发、压裂煤层气井的解剖、井下煤层瓦斯抽放、构造地应力场研究、煤储层大裂隙系统"CT"式解剖与煤层气封闭保存条件研究,发现3#煤储层内部存在大量煤层气包,构造微破裂作用促使煤层气包之间广泛合并联通,煤层气包内部储层的非均质性弱化,渗透率增加,煤层气包内部的游离气体比例增加,流体压力系统边界逐渐清晰并形成煤层气藏.揭示煤层气藏的成藏机制,认识煤层气藏的内部细节特征,促进了该区的煤层气开发技术进步,提高了井下煤层瓦斯的抽放效率.
引用
收藏
页码:807 / 81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煤层气成藏机制及经济开采理论基础.[M].宋岩;张新民等著;.科学出版社.2005,
[2]  
煤层气富集成藏规律.[M].王红岩等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5,
[3]  
中国煤层气地质与资源评价.[M].张新民等主编;.科学出版社.2002,
[4]  
煤储层岩石物理研究与煤层气勘探选区.[M].王生维等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7,
[5]  
煤层气及其勘探开发.[M].李明潮等主编;.地质出版社.1996,
[6]  
煤层甲烷气勘探开发理论与实验测试技术.[M].钱凯等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6,
[7]  
煤田地质学.[M].武汉地质学院煤田教研室编;.地质出版社.1979,
[8]  
中国煤田地质学.[M].杨起;韩德馨主编;.煤炭工业出版社.1979,
[9]   晋城成庄矿煤层中节理研究及其意义 [J].
侯光久 ;
王生维 ;
张先进 .
天然气工业, 2005, (01) :41-43+208
[10]   煤层气藏分析的参数与流程 [J].
王生维 ;
段连秀 ;
张明 ;
陈钟惠 .
地球科学, 2000, (06) :613-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