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矿床分带现象的两种模式

被引:1
作者
王成发
机构
[1] 江西省有色地质勘探公司
关键词
锡矿床; 分带现象; 地球化学环境; 成矿; 矿物; 有色金属矿床; 全球环境; 铜矿带; 带状结构;
D O I
10.16509/j.georeview.1986.02.005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从地球化学环境出发提出了锡矿床分带现象的两种模式。从花岗岩体向外,酸性模式可分成六个矿带:铌-钽(锂-铍-钼)矿带;锡矿带;钨-(锡)矿带;铜-铅-锌-(铋)矿带;锑-汞矿带;金银矿带。碱性模式可分成三个矿带:铜-锌-铋矿带;锡矿带;铁-铅-锌-铜矿带。产生两种模式的原因在于成矿时的地球化学环境不同,前者是酸性环境,后者是碱性环境。同时,从矿物生成热的角度阐明了锡矿床带状结构的成因。
引用
收藏
页码:129 / 13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广西锡矿成因类型与特征 [J].
王春惠 ;
汪金榜 .
中国地质, 1983, (10) :15-20
[2]   川西锡矿类型的成矿特征及找矿方向 [J].
李连生 .
矿物岩石, 1983, (04) :1-7
[3]   广西某矿田Mn2+离子分配特点及其初步讨论 [J].
ESR Laboratory ;
Guiyang Institute of Geochemistry ;
Academia Sinica .
地球化学, 1978, (04) :294-302
[4]   湖南某多金属矿田的成矿作用 [J].
尹汉辉 .
地球化学, 1978, (04) :270-280
[5]  
锡矿床地质学[M]. 地质出版社[]Roger, 1983
[6]  
矿床地质学[M]. 地质出版社 , (苏)斯米尔诺夫(В.И.Смирнов)著, 1981
[7]  
简明化学手册[M]. 北京出版社 ,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无机化学教研室 编, 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