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对杜塘水库沉积物磷释放的影响研究

被引:3
作者
游雪静 [1 ]
苏玉萍 [1 ]
詹旋灿 [1 ]
庄一廷 [2 ]
陈友震 [1 ]
林婉珍 [1 ]
机构
[1] 福建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 福建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关键词
沉积物; 磷; 释放; 微生物; 杜塘水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2 [环境微生物学]; X131.2 [水污染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1 ;
摘要
以杜塘水库大坝断面的沉积物为对象,通过对上覆水-沉积物界面的好氧/厌氧连续培养模拟实验,比较灭菌与非灭菌条件下,上覆水中溶解性无机磷、溶解性铁等离子的质量浓度变化,并分析培养前后沉积物中各形态磷以及与磷循环相关微生物的变化,研究微生物对磷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氧条件下,沉积物主要在微生物的矿化作用下释放磷,而厌氧条件下,沉积物主要通过微生物还原沉积物中铁来促进磷的释放,微生物对沉积物磷的内源释放具有重要的影响;沉积物中有机磷和铁/铝结合形态磷是沉积物中较容易释放的组分;对培养前后异养好氧菌、有机解磷菌、无机解磷菌的数量进行了比较,发现培养条件下各种细菌明显增多,证实了沉积物中与磷循环相关微生物的存在以及对磷元素释放的可能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88 / 9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大中型水库富营养化状态及保护对策分析 [J].
黄锦宜 .
科学之友, 2010, (10) :28-29
[2]   水体-沉积物多相界面磷循环转化微生物作用实验研究 [J].
黄廷林 ;
柴蓓蓓 ;
邱二生 ;
朱维晃 .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10, (01) :61-70
[3]   沉积物中磷的吸附和释放研究进展 [J].
薛杨 ;
王而力 ;
邱素芬 ;
于洋 ;
张正夫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S2) :146-148
[4]   影响湖泊内源磷释放及形态转化的主要因子 [J].
张学杨 ;
张志斌 ;
李梅 ;
于军亭 ;
邱靖国 ;
张建 .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08, 23 (05) :456-459
[5]  
Effects of bacteria on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lease from river sediment[J]. WU Qunhe ZHANG Renduo~* HUANG Shan ZHANG Hengjun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Sun Yat-Sen(Zhongshan)University,Guangzhou 510275,China..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08(04)
[6]   杜塘水库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及防治措施 [J].
郑志鹏 .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8, (09) :276-277
[7]   微生物对巢湖沉积物生物可利用磷的稳定性影响 [J].
叶琳琳 ;
朱燕 ;
徐圣友 .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07, (03) :339-343
[8]   西湖沉积物中解磷菌的分离纯化及其解磷能力 [J].
李文红 ;
施积炎 .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11) :2112-2116
[9]   微生物作用对太湖沉积物磷释放影响的模拟实验研究 [J].
孙晓杭 ;
张昱 ;
张斌亮 ;
杨敏 .
环境化学, 2006, (01) :24-27
[10]   湖泊水-沉积物界面三相结构模式的初步研究 [J].
金相灿 ;
王圣瑞 ;
姜霞 .
环境科学研究, 2004, (S1) :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