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京津冀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被引:10
作者
段铸 [1 ,2 ]
程颖慧 [1 ,2 ]
机构
[1] 河北金融学院
[2] 河北省科技金融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生态足迹理论; 生态补偿; 横向转移支付; 生态承受力; 核算体系; 京津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京津冀地缘相接,拥有着共同的生态环境,区域内每一个地区的生态环境都与其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生态环境的恶化势必会为经济发展带来负面的影响。为达到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必须开展跨区域横向生态补偿以及生态项目合作。本文通过引入生态足迹的概念及其分析方法,在京津冀地区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核算的基础上,计算了各省市20042013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受力,设计了一套适合京津冀发展的横向生态补偿核算体系,并构建京津冀横向生态补偿新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12 / 11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产业生态化研究综述 [J].
王磊 ;
龚新蜀 .
工业技术经济, 2013, 32 (07) :154-160
[2]   产业集群理论对我国城市规划建设的启示 [J].
杨振山 ;
蔡建明 ;
付承伟 .
城市规划, 2012, 36 (12) :60-68
[3]   AHP法在生态补偿实践中的应用 [J].
徐健 ;
崔晓红 ;
王济干 .
商场现代化, 2008, (32) :364-365
[4]   基于跨区域水质水量指标的流域生态补偿量测算方法研究 [J].
徐大伟 ;
郑海霞 ;
刘民权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04) :189-194
[5]   基于生态足迹方法的中国区域间生态转移支付研究 [J].
李坤刚 ;
鞠美庭 .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8, (03) :48-51
[6]   区域经济发展的生态补偿模式研究 [J].
胡仪元 .
社会科学辑刊, 2007, (04) :123-127
[7]   矿产资源生态补偿制度探究 [J].
黄锡生 .
现代法学, 2006, (06) :122-127
[8]   我国流域区际生态补偿:依据、模式与机制 [J].
陈瑞莲 ;
胡熠 .
学术研究, 2005, (09) :71-74
[9]   论国家生态环境安全法律问题 [J].
周珂 ;
王权典 .
江海学刊, 2003, (01) :113-12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