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对生性状两个显性基因SCAR分子标记

被引:19
作者
谢传晓
朱苏文
李培金
程备久
余增亮
机构
[1]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中国科学院离子束生物工程学重点实验室 合肥
[3] 中国科学院离子束生物工程学重点实验室合肥
[4] 合肥
[5]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北京
关键词
玉米; 对生性状; SCAR标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02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把与玉米对生叶突变体对生性状两个显性位点紧密连锁的RAPD标记S312 3 77与S36 0 60 2 成功地转化成SCAR标记CBJ1与CBJ2。对RAPD片段的纯化、T A克隆、SCARPCR引物的设计等SCAR标记转化进行了探讨 ,并对CBJ1与CBJ2进行了验证 ,为对生玉米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与定位克隆奠定了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Evidence for RAPD heteroduplex formation in cranberry: Implications for pedigree and genetic-relatedness studies and a source of co-dominant RAPD markers [J].
Novy, RG ;
Vorsa, N .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1996, 92 (07) :840-849
[2]   DEVELOPMENT OF RELIABLE PCR-BASED MARKERS LINKED TO DOWNY MILDEW RESISTANCE GENES IN LETTUCE [J].
PARAN, I ;
MICHELMORE, RW .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1993, 85 (08) :985-993
[3]  
PCR技术操作和应用指南.[M].林万明等编写;.人民军医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