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收益率上升新解:劳动力流动制度的视角

被引:8
作者
吴克明 [1 ]
孟大虎 [2 ]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2]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编辑部
关键词
劳动力流动制度; 高等教育收益率; 生产效应; 配置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从劳动力流动制度的角度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收益率逐年上升的原因在于,一方面我国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增强了受高等教育者的工作努力程度,进而使高等教育的生产效应得到释放,另一方面我国劳动力市场逐渐从分割走向统一,增强了劳动力的流动性,使高等教育的配置效应得以充分发挥。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大学教育收益率提高的经济学分析 [J].
吴克明 ;
江风茂 .
辽宁教育研究, 2004, (12) :32-34
[2]   中国城镇教育收益率的长期变动趋势 [J].
李实 ;
丁赛 .
中国社会科学, 2003, (06) :58-72+206
[3]   中国欠发达地区的教育、收入与劳动力市场经历——基于内蒙古赤峰市城镇地区的研究 [J].
杜育红 ;
孙志军 .
管理世界, 2003, (09) :68-75+88
[4]   20世纪90年代中国城镇教育收益率的变化与启示 [J].
陈晓宇 ;
陈良焜 ;
夏晨 .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3, (02) :65-72
[5]  
蔡昉等著.劳动力流动的政治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6]  
许学军著.技术进步、收入分配与人力资本形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7]  
赖德胜著.教育与收入分配[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8]  
周天勇著.劳动与经济增长[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