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荷载作用下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变形及延性试验研究

被引:9
作者
宋永发
宋玉普
许劲松
机构
[1] 大连理工大学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
关键词
高强混凝土; 梁; 刚度; 挠度; 延性/重复荷载; 无粘结;
D O I
10.19721/j.cnki.1001-7372.2001.03.010
中图分类号
TU378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 1 5根单调荷载和 1 1根低周重复荷载作用下的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的试验 ,研究了影响无粘结梁变形及延性的主要因素 :预应力筋配筋率、非预应力筋配筋率、跨高比、荷载作用方式。将预应力筋和非预应力筋对无粘结梁跨中最大挠度的影响 ,用无粘结配筋指标和综合配筋指标之比 η和换算配筋率 αpρ这两个参数来反映 ,并且采用与国内有关规范相一致的直接双直线法 ,在单调荷载作用下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变形计算基础上 ,建立了任意荷载作用下的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变形计算公式。试验结果表明 ,随着受拉区非预应力筋配筋率和预应力筋配筋率的增大 ,梁的延性逐渐减小 ;随着受压区非预应力筋配筋率的增大 ,梁的延性逐渐增大 ;荷载作用方式对梁的延性有一定影响 ;跨高比对延性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依据试验结果建立了位移延性比与综合配筋指标的关系式 ,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设计与施工[M]. 地震出版社 , 陶学康编著, 1993
[2]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裂缝宽度及闭合弯矩的计算 [J].
宋永发 ;
宋玉普 ;
赵国藩 .
中国公路学报, 1999, (02) :33-39
[3]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砼梁裂缝宽度的试验研究 [J].
赵国藩 ;
文明秀 .
建筑结构学报, 1991, (03) :24-34
[4]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砼受弯构件的变形计算 [J].
陶学康 ;
王逸 ;
杜拱辰 .
建筑结构学报, 1989, (01) :20-27
[5]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矩形截面受弯构件短期刚度的试验研究 [J].
刘超英 ;
陈永春 ;
杜拱辰 .
土木工程学报, 1988, (03) :37-46
[6]   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无粘结筋极限应力及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J].
宋永发 ;
王清湘 ;
赵国藩 ;
宋玉普 .
中国公路学报, 2000, (01) :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