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平流输送和土壤热储存补偿对黄土高原地表能量平衡的修正

被引:26
作者
张强 [1 ,2 ,3 ]
李宏宇 [3 ,1 ]
赵建华 [1 ,3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2] 甘肃省气象局
[3]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地表能量不平衡; 黄土高原; 垂直感热平流; 土壤热储存; 垂直速度; 温度梯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33 [大气动力学];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目前对复杂下垫面地表能量平衡问题的认识仍然比较有限.本文利用黄土高原陆面过程观测试验(LOPEX)资料,在分析黄土高原沟壑梁峁地形地表能量不平衡差额变化特征基础上,估算了近地层大气垂直感热平流输送量和浅层土壤热储存量的大小,研究了土壤热储存项和近地层大气垂直感热平流输送项对地表能量不平衡的影响,讨论了近地层垂直速度和温度梯度对垂直感热平流输送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近地层垂直速度为垂直感热平流提供了必要的动力条件,较强的近地层垂直温度梯度提供了产生垂直感热平流的能量基础;尤其在上升运动时,垂直感热平流对地表能量平衡的贡献更加明显;在地表能量平衡方程中引入土壤热储存项和垂直感热平流输送项后,地表能量不平衡差额平均日峰值由125.1Wm-2降低到41.5Wm-2,日平均地表能量不平衡差额由59.0Wm-2减少到26.4Wm-2,地表能量闭合度由0.78提高到0.94,地表能量平衡的程度大大提高.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5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陇中黄土高原地表能量不平衡特征及其影响机制研究 [J].
李宏宇 ;
张强 ;
赵建华 ;
王胜 ;
史晋森 .
高原气象, 2010, 29 (05) :1153-1162
[2]   半干旱草地地表土壤热通量的计算及其对能量平衡的影响 [J].
左金清 ;
王介民 ;
黄建平 ;
李维京 ;
王国印 ;
任宏利 .
高原气象, 2010, 29 (04) :840-848
[3]   黄土高原地表能量不闭合度与垂直感热平流的关系 [J].
张强 ;
李宏宇 .
物理学报, 2010, 59 (08) :5889-5896
[4]   干旱区陆面过程和大气边界层研究进展 [J].
张强 ;
王胜 ;
张杰 ;
王润元 ;
刘宏宜 ;
李岩瑛 .
地球科学进展, 2009, 24 (11) :1185-1194
[5]   黄土高原陆面过程试验研究(LOPEX)有关科学问题 [J].
张强 ;
胡向军 ;
王胜 ;
刘宏谊 ;
张杰 ;
王润元 .
地球科学进展, 2009, 24 (04) :363-371
[6]  
An Overview of the Semi-arid Climate and Environment Research Observatory over the Loess Plateau[J]. 黄建平,张武,左金清,闭建荣,史晋森,王鑫,常倬林,黄忠伟,杨溯,张北斗,王国印,冯广泓,袁九毅,张镭,左洪超,王式功,符淙斌,丑纪范.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08(06)
[7]   玉米生育期地表能量平衡的多时间尺度特征分析及不平衡原因的探索 [J].
郭建侠 ;
卞林根 ;
戴永久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8, (09) :1103-1111
[8]   关于黄土高原陆面过程及其观测试验研究 [J].
张强 ;
王胜 .
地球科学进展, 2008, (02) :167-173
[9]   复杂条件下湍流通量的观测与分析 [J].
王介民 ;
王维真 ;
奥银焕 ;
孙方林 ;
王树果 .
地球科学进展, 2007, (08) :791-797
[10]   夏季绿洲生态环境对荒漠背景地表能量过程的扰动 [J].
张强 ;
王胜 .
生态学报, 2005, (10) :2459-2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