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增长与防风险权衡下的宏观政策——宏观政策评价报告2022

被引:13
作者
陈彦斌 [1 ]
刘哲希 [2 ]
陈小亮 [3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2]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3]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宏观政策评价; 经济稳定; 金融稳定; 宏观政策“三策合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2021年中国经济持续恢复、稳中有进,但也面临一定下行压力,需要不断完善与创新宏观调控方式,从而保证经济平稳运行。本报告从“政策目标设定的合理性”“政策整体效果”“政策力度”“政策传导效率”“政策空间”“预期管理”“政策协调性”七大维度对2021年中国宏观政策及其效果进行系统评价。总体上看,2021年中国宏观调控的目标设定合理,而且通过跨周期调节与逆周期调节的有机结合,既保证了政策空间的充裕度,又在经济稳定与金融稳定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不过,宏观调控也存在一定的改善空间。一是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力度应有所加大,从而更好地熨平负向的产出缺口与潜在增速缺口。二是宏观政策的传导效率需进一步提升,从而促使宏观政策“稳健有效”。三是在实施中国特色预期管理的同时,可进一步加强货币政策预期管理。四是宏观政策协调性有待加强,要实现宏观政策“三策合一”,从而更好地应对经济的“三重压力”。这些举措将有助于2022年宏观政策更好地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57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 [1] 潜在增速缺口与宏观政策目标重构——兼以中国实践评西方主流宏观理论的缺陷
    陈彦斌
    陈伟泽
    [J]. 经济研究, 2021, 56 (03) : 14 - 31
  • [2] 人工智能、经济增长与居民消费改善:资本结构优化的视角
    林晨
    陈小亮
    陈伟泽
    陈彦斌
    [J]. 中国工业经济, 2020, (02) : 61 - 83
  • [3] 中国基础设施存量的再测算
    胡李鹏
    樊纲
    徐建国
    [J]. 经济研究, 2016, 51 (08) : 172 - 186
  • [4] Phillips Lecture - Why Some Times Are Different: Macroeconomic Policy and the Aftermath of Financial Crises[J] . Romer Christina D.,Romer David H..Economica . 2018 (337)
  • [5] How Much Infrastructure Is Too Much? A New Approach and Evidence from China[J] . Hao Shi,Shaoqing Huang.World Development . 2014
  • [6] Rethinking Macroeconomic Policy[J] . OLIVIER BLANCHARD,GIOVANNI DELL’ARICCIA,PAOLO MAURO.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 2010
  • [7] CENTRAL BANK COMMUNICATION AND POLICY EFFECTIVENESS[J] . Michael Woodford.Working paper series: Monetary economics . 2005 (1189)
  • [8] Expectations and the neutrality of money[J] . Lucas Robert E.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 1972 (2)
  • [9] 宏观政策评价报告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