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1
作者
宋一兵 [1 ,2 ,3 ]
夏斌 [4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 华南师范大学
[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4] 中山大学海洋学院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旅游战略; 区域旅游; 旅游品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3.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日益加强的背景下,区域旅游价值的研究与实践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与应用前景。区域旅游是东盟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在旅游发展过程中,东盟各成员国的参与呈现出良好的趋势。文章分析了本地区区域旅游战略框架构成体系,包括东盟旅游发展目标、区域旅游发展原则、区域旅游评价体系及修正体系,总结了东盟旅游发展现状,并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提出了区域旅游发展策略:包括建立东盟无国界旅游圈;加强本地区旅游品牌建设;加强东盟区域内合作与磋商,建立健全本地区应对各种危机的合作机制;并提出了致力于本地区旅游资源低碳化的开发与利用策略。本文基于旅游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分析,为研究区域跨界旅游合作机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引用
收藏
页码:120 / 12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我国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潜力的时空差异研究 [J].
丁建军 ;
朱群惠 .
旅游学刊, 2012, 27 (02) :52-61
[2]   中国-东盟经济合作与东亚金融危机后的东盟经济增长 [J].
杨宏恩 .
财贸经济, 2011, (12) :89-96
[3]   边境区位价值的梯度结构与梯次开发——以中国与东盟国家接壤的边境地带为例 [J].
方晓萍 ;
黎鹏 ;
丁四保 .
经济地理, 2011, 31 (09) :1409-1413
[4]   旅游企业生态管理的发展思路与模式选择 [J].
胡芬 .
管理世界, 2010, (11) :178-179
[5]   中国—东盟海洋旅游经济圈研究初探 [J].
宋一兵 .
东南亚纵横, 2010, (07) :16-19
[6]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与收敛 [J].
潘文卿 .
中国社会科学, 2010, (01) :72-84+222
[7]   跨界旅游区的组织网络结构与合作模型——以大别山天堂寨为例 [J].
杨效忠 ;
张捷 ;
乌铁红 .
地理学报, 2009, 64 (08) :978-988
[8]   东南亚旅游业危机管理及对策研究 [J].
宋一兵 .
东南亚纵横, 2007, (08) :37-40
[9]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展与问题 [J].
陆建人 .
亚太经济, 2006, (03) :2-5
[10]   论旅游功能系统演进对区域旅游发展的影响——以神农架为例 [J].
张建 ;
汪宇明 ;
不详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 2005, (04) :9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