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水电开发的生态影响

被引:26
作者
董哲仁
机构
[1]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怒江; 水电; 生态; 影响; 胁迫; 补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论述了发展水电对于减少燃煤、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作用,特别强调对于我国这样的燃煤大国所具有的重要环保意义。开发蕴藏丰富的怒江水电资源在全国能源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指出怒江丰富的生物资源的原始性、自然性和独特性使其成为我国生物多样性和天然基因宝库,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环境价值和美学价值。阐述了河流的“连续性概念”(continuumconcept),指出河流的连续性,不仅包括水力学、水文学意义上的连续性,还包括营养物质输移、生物群落分布以及信息流的连续性。解决怒江水电开发问题的关键,应该是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下,寻找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相对平衡点。需要正确面对大坝的生态胁迫问题,积极研究如何对生态系统实行补偿的技术和机制,建设与生态友好的大坝工程。在规划方面,需要合理掌握流域水电开发的程度。在工程技术方面,应研究开发降低大坝的胁迫效应以及对河流生态修复的技术措施。在管理政策方面,需要开展生态价值和自然资本的评估研究,建立生态补偿的合理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591 / 159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筑坝河流的生态补偿 [J].
董哲仁 .
中国工程科学, 2006, (01) :5-10
[2]   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 合理开发怒江流域水能资源 [J].
Changjiang Water Resources Commission .
中国水利, 2005, (04) :5-7+39
[3]   河流形态多样性与生物群落多样性 [J].
董哲仁 .
水利学报, 2003, (11) :1-6
[4]   生态水工学的理论框架 [J].
董哲仁 .
水利学报, 2003, (01) :1-6
[5]   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J].
马世骏 ;
王如松 .
生态学报, 1984, (01) :1-9
[6]  
千秋功罪话水坝[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潘家铮著,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