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下游荒漠河岸林典型样带植被空间异质性

被引:16
作者
何志斌
赵文智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临泽荒漠生态系统研究站
[2]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临泽荒漠生态系统研究站 甘肃兰州
[3] 甘肃兰州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关键词
黑河下游; 荒漠河岸林; 种群斑块; 空间异质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1 [植物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应用地统计学的理论与方法,分析了黑河流域下游荒漠河岸林主要种群,即老林胡杨(Popu luseuphratica)、幼林胡杨、柽柳(Tamarixchinensis)和苦豆子(Sophoraalopecuroides)的空间异质性程度、异质性组成及尺度依赖问题.结果表明:黑河下游荒漠河岸林种群斑块格局明显,斑块内部异质性较小,斑块之间异质性增强,出现空间异质性变化较大的尺度为430m.而斑块内部因不同种群而变化,苦豆子和柽柳具有较大的空间异质性尺度,分别为43m和55m.老林和幼林胡杨种群的空间异质性尺度(8m和13m)较小,但异质性存在多尺度变化.采用30m分辨率的遥感数据能够较好地分析种群斑块格局,但是对种群内的空间异质性分析需要更高的分辨率.
引用
收藏
页码:591 / 59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黑河流域生态功能区划遥感制图方法 [J].
胡孟春 ;
马荣华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3, (01) :49-53+129
[2]   额济纳绿洲地下水动态与植被退化关系的研究 [J].
张武文 ;
史生胜 .
冰川冻土, 2002, (04) :421-425
[3]   黑河流域TM/ETM+影像数字镶嵌图的制作与应用研究 [J].
马明国 ;
角媛梅 ;
王雪梅 ;
程国栋 .
冰川冻土, 2002, (04) :452-456
[4]   科尔沁沙地人工植被对土壤水分异质性的影响 [J].
赵文智 .
土壤学报, 2002, (01) :107-113
[5]   黄土丘陵小流域土壤水分的空间异质性及其影响因子 [J].
邱扬 ;
傅伯杰 ;
王军 ;
陈利顶 .
应用生态学报, 2001, (05) :715-720
[6]   植物生长条件下荒漠土壤水分预报的数学模型 [J].
朱永华 ;
仵彦卿 ;
吕海深 ;
蒲锦春 .
冰川冻土, 2001, (03) :264-269
[7]   毛乌素沙地沙生半灌木群落的空间异质性 [J].
陈玉福 ;
于飞海 ;
董鸣 .
生态学报, 2000, (04) :568-572
[8]   科尔沁沙地景观格局特征分析 [J].
常学礼 ;
邬建国 .
生态学报, 1998, (03) :3-5
[9]   植被空间异质性的分形分析方法 [J].
祖元刚 ;
马克明 ;
张喜军 .
生态学报, 1997, (03) :333-337
[10]  
地统计学及在生态学中的应用[M]. 科学出版社 , 王政权编著,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