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客车转向架悬挂参数分析

被引:42
作者
池茂儒
张卫华
曾京
戴焕云
邬平波
机构
[1] 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高速客车; 转向架; 悬挂参数; 动力学性能; 模态;
D O I
10.13291/j.cnki.djdxac.2007.03.004
中图分类号
U270.33 [走行部分];
学科分类号
080204 ; 082304 ;
摘要
为了全面考察转向架悬挂参数对高速客车行车安全性和乘坐舒适性的影响规律,为高速客车转向架悬挂参数的合理选取提供理论依据,首先从时域内分析了一、二系悬挂参数对高速客车动力学性能的影响,然后从频域内分析了二系悬挂参数对车体振动模态的影响.仿真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合理设置一系纵向和横向定位刚度和二系抗蛇行减振器结构阻尼参数即可基本实现转向架较高的临界速度;减小二系横向刚度而适当增大二系横向阻尼可提高高速客车的横向平稳性;为了改善高速客车的垂向平稳性,一、二系垂向减振器阻尼都不宜选取过大.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基于运行模态识别的铁路客车动力学特性研究.[D].张洪.同济大学.2005, 02
[2]  
高速列车中的关键动力学问题研究.[D].刘宏友.西南交通大学.2003, 03
[3]   机车车辆动力学研究及发展 [J].
张曙光 ;
池茂儒 ;
刘丽 .
中国铁道科学, 2007, (01) :56-62
[4]   近代高速列车技术进展 [J].
董锡明 .
铁道机车车辆, 2006, (05) :1-11+62
[5]   高速列车的动态环境及其技术的根本特点 [J].
沈志云 .
铁道学报, 2006, (04) :1-5
[6]   300km/h电动车组的设想 [J].
黄强 .
铁道机车车辆, 2003, (01) :2-8
[7]   高速客车转向架的动态环境和设计原理 [J].
沈志云,严隽耄,曾京,戴焕云 .
铁道学报, 1994, (S1) :1-7
[8]  
车辆工程.[M].严隽耄主编.中国铁道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