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石漠化的形成背景、演化与治理

被引:359
作者
王世杰
李阳兵
李瑞玲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石漠化; 形成背景; 演化模式; 灾害防治; 西南岩溶山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1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喀斯特石漠化是青藏高原隆升在其东南翼所诱发的重要地质生态灾害问题 ,是制约中国西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它不是一种纯自然过程 ,而是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 ,不仅造成土地资源丧失 ,干旱缺水 ,生态系统退化 ,而且使该区的贫困问题加剧 ,具有明显的自然和社会学属性。本文着重从地质和生态的角度 ,阐述喀斯特石漠化的形成特点和演化方式 ,及其对综合治理的指导意义。对西南岩溶山地而言 ,土壤和植被是生态环境中最为敏感的自然环境要素 ,与非岩溶区相比 ,具有明显的脆弱特征。它们在干扰下发生迅速演替 ,诱发地表水文条件的改变 ,导致石漠化的形成。文中特别强调岩溶山区碳酸盐岩基底岩性的不同、生态环境类型与植被演替的方式和进程的多样性对于岩溶生态系统的影响作用。基于上述认识 ,对石漠化地区的土地利用方式和生态恢复过程以及可能发展的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和看法。
引用
收藏
页码:657 / 66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喀斯特石漠化——中国西南最严重的生态地质环境问题 [J].
王世杰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3, (02) :120-126
[2]   贵州岩溶地区岩性与土地石漠化的相关分析 [J].
李瑞玲 ;
王世杰 ;
周德全 ;
张殿发 ;
李凤全 ;
周忠发 ;
熊康宁 .
地理学报, 2003, (02) :314-320
[3]   碳酸盐岩差异性风化成土特征及其对石漠化形成的影响 [J].
孙承兴 ;
王世杰 ;
周德全 ;
李瑞玲 ;
李艳丽 .
矿物学报, 2002, (04) :308-314
[4]   云南的石漠化土地及其治理策略 [J].
赖兴会 .
林业调查规划, 2002, (04) :49-51+55
[5]   贵州岩溶区镶嵌景观上覆土层的粒度分布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J].
刘秀明 ;
王世杰 ;
冯志刚 ;
孙承兴 ;
周德全 ;
不详 .
中国岩溶 , 2002, (04) :14-20
[6]   贵州高原岩溶台地红色风化壳的物源辨析 [J].
王世杰 ;
孙承兴 ;
周德全 ;
李艳丽 .
第四纪研究, 2002, (06) :595-595
[7]   碳酸盐岩酸不溶物作为贵州岩溶区红色风化壳主要物质来源的证据 [J].
孙承兴 ;
王世杰 ;
周德全 ;
刘秀明 ;
季宏兵 .
矿物学报, 2002, (03) :235-242
[8]   喀斯特区域地貌与原始森林关系的讨论——以贵州荔波茂兰、望谟、麻山为例附视频 [J].
姚智 ;
张朴 ;
刘爱民 .
贵州地质, 2002, (02) :99-102
[9]   喀斯特石漠化概念演绎及其科学内涵的探讨 [J].
王世杰 .
中国岩溶, 2002, (02) :31-35
[10]   广西石漠化及其对策 [J].
韦茂繁 .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 (02) :4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