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分析

被引:20
作者
王绍晋
龙晓帆
余庆坤
机构
[1] 云南省地震局
[2] 云南省地震局 昆明
[3] 昆明
关键词
震源机制; 现代构造应力场; 昆明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53 [地壳应力与活动构造];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利用1965~2002年强震震源机制资料,对昆明及附近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空间分布、地震震源破裂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昆明地区区域现代构造应力场以水平作用为主,主压应力优势方位为SSE—SE,主张应力优势方位为NE—NEE。
引用
收藏
页码:178 / 18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公元1696年昆明地震考证 [J].
胡耀雄,刘正荣 .
地震研究, 1996, (03) :286-291
[2]   昆明市区地震震害的不均匀分布特点及其重复性 [J].
赵晋明 ;
阚荣举 ;
解丽 .
地震研究, 1992, (04) :392-400
[3]   由多个小地震推断的华北地区构造应力场的方向附视频 [J].
许忠淮 ;
阎明 ;
赵仲和 .
地震学报, 1983, (03) :268-279
[4]   中国西南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与板内断块相对运动 [J].
阚荣举 ;
王绍晋 ;
黄崐 ;
宋文 .
地震地质, 1983, (02) :79-90
[5]   我国西南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与现代构造活动特征的探讨 [J].
阚荣举 ;
张四昌 ;
晏凤桐 ;
俞林胜 .
地球物理学报, 1977, (02) :96-109
[6]   震源机制与烈度分布的关系 [J].
陈培善 ;
严寿民 .
地球物理学报, 1975, (01) :11-25
[7]  
一九七○年通海地震[M]. 地震出版社 , 刘祖荫等主编,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