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平台隐含的洗钱风险及防控对策

被引:23
作者
李涛
张伟
机构
[1] 西南政法大学
关键词
第三方支付; 洗钱; 虚假交易; 风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网络技术的发展催生了第三方支付方式的兴起,然而其运作模式却隐含着洗钱犯罪发生的可能。虚假交易、非法注资、网络病毒等都可能使第三方支付平台沦为洗钱的工具。内外监管的缺失与松散以及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二重性是洗钱犯罪发生的原因。相应地,完善金融立法与构建相应市场机制是预防此类犯罪的根本途径,而大数据支持下的"互联网阵地控制"则是侦破此类犯罪的有效手段。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大数据与侦查模式变革研究 [J].
何军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31 (01) :72-80
[2]   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业务发展与监管研究 [J].
赵妤婧 .
南方金融, 2014, (04) :17-19
[3]   电子商务平台中的阵地控制——以C2C交易模式为视角 [J].
丁军伟 ;
肖永强 ;
洪夏银 .
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 2013, 13 (04) :30-34
[4]   第三方在线支付业务的洗钱风险及反洗钱监管研究 [J].
吴朝平 .
南方金融, 2012, (10) :30-33+90
[5]   电子商务与互联网阵地控制 [J].
范万栋 .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 2012, (01) :20-23
[6]   论第三方支付的洗钱风险及其法律监管 [J].
李莉莎 .
金融与经济, 2012, (01) :93-95
[7]   利用互联网支付系统洗钱犯罪研究 [J].
兰立宏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27 (03) :50-58
[8]   防范第三方支付业务的洗钱风险 [J].
王振 ;
刘颖 .
中国金融, 2011, (04) :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