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笔石的深度分带

被引:49
作者
陈旭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关键词
笔石; 不同深度; 分带; 水层;
D O I
10.19800/j.cnki.aps.1990.05.001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一、前言对于奥陶纪和志留纪的生物地层学和年代地层学,笔石的生物带至今仍不失其标准性。但是就生态地层学而言,笔石的深度分带则研究甚少。近20年来,由于各国笔石研究工作者注意研究笔石的孤立标本和立体标本,恢复笔石的微细结构和超微构造,使笔石的个体古生态(autecology)研究大大地前进了一步,但是笔石的群体古生态(synecology)仍是薄弱环节。这主要是因为笔石虽生活在不同水层中,但所保存者均为死亡后沉落于海底的状态,况且笔石在石炭纪以后已经绝灭,无现生的笔石可以借鉴。过去凡论及笔石的生态均靠保存的一些形
引用
收藏
页码:507 / 526
页数:20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江西玉山早奥陶世笔石动物群的分带及分异 [J].
陈旭 ;
杨达铨 .
地层学杂志, 1988, (02) :112-124
[2]   宜昌奥陶纪的古环境演变 [J].
陈旭 ;
丘金玉 .
地层学杂志, 1986, (01) :1-15+79
[3]   南京汤山地区志留系研究的新进展 [J].
张全忠 ;
焦世鼎 .
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所刊, 1985, (02) :97-111
[4]   上扬子区早志留世(兰多维列世)的海平面变化 [J].
戎嘉余 ;
马科斯·约翰逊 ;
杨学长 .
古生物学报, 1984, (06) :672-694+790
[5]   上扬子区晚奥陶世海退的生态地层证据与冰川活动影响 [J].
戎嘉余 .
地层学杂志, 1984, (01) :19-29
[6]   四川长宁双河的志留系 [J].
穆恩之 ;
朱兆玲 ;
陈均远 ;
戎嘉余 .
地层学杂志, 1983, (03) :208-215
[7]   湖北宜昌早志留世笔石 [J].
倪寓南 .
古生物学报, 1978, (04) :33-66+120-123
[8]  
西南地区地层古生物手册[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编著, 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