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的转换与传统的调适——关于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两点思考

被引:26
作者
田正平
张彬
机构
[1]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浙江杭州
关键词
中国; 高等教育; 现代化; 发展模式; 移植; 传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9.29 [高等教育史];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中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是比较典型的“后发外生型”,即起步较晚、且由外来因素所诱发。因此 ,对西方高等教育的借鉴、模仿、融合所导致的发展模式的不断转换就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过程中一个突出的特点。本文认为 ,如果我们把一个世纪作为一个历史过程考察 ,就会发现 ,百年间 ,在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选择上似乎走了一个大圆圈。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又是在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教育的基础上生长起来的。因此 ,如何处理对西方高等教育理念、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移植与对传统的继承、改造和发扬的关系 ,又构成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过程中另一个突出特点。文中深入地分析了这种移植与传统的冲突、融合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94 / 10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M].何东昌主编;.海南出版社.2003,
[2]  
学制演变.[M].璩鑫圭;唐良炎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3]  
蔡元培全集.[M].蔡元培 著;高平叔 编.中华书局.1989,
[4]  
秦汉教育论著选.[M].熊承涤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5]  
蔡元培全集.[M].蔡元培著;高平叔编;.中华书局.1984,
[6]  
梁启超年谱长编.[M].丁文江;赵丰田 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