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分工格局深度调整下的中国外贸发展:典型事实、理论反思与政策意涵

被引:10
作者
杨继军 [1 ]
张二震 [2 ]
机构
[1]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服务外包研究院
[2]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全球经济失衡; 竞争优势; 国际分工; TTIP;
D O I
10.16158/j.cnki.51-1312/f.2014.05.015
中图分类号
F752 [中国对外贸易];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摘要
本文从理论上阐释国际分工深度调整背景下,中国的外贸发展将何去何从?我们认为,中国未来的外贸发展可能会进入"挤压式"增长之后的自然回落阶段,但不会出现松巴特(1903)所说的"国际贸易重要性渐减"现象,贸易在未来仍将构成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中国顺差式的外部不平衡蕴含着诸多风险,且未能通过全球性金融危机得以根本性矫正,中国需要利用自身的"大国优势",实现"稳外需"与"促内需"相互联动,"中国制造"与"中国需求"协同发展;同时,在开放型经济发展中融入更多的创新元素,实现开放型经济与创新型经济的互促互融,改变我国外贸"大而非强"的颓势,重拾对外贸易竞争力;针对美欧发起的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我们要推崇多边贸易体制的权威,增强多边贸易体制的"纪律",尽可能使谈判重新回归到多边贸易框架中,避免陷入"第二次入世"的困境。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议谈判及中国的战略选择 [J].
屠新泉 ;
张中宁 .
国际贸易, 2013, (07) :29-34
[2]   美欧构建跨大西洋自贸区有关情况及应对 [J].
张平 ;
张晓通 .
国际贸易, 2013, (07) :41-46
[3]  
2020:中国在世界的定位[J]. "中国2020"课题组,周其仁,秦晓.国际经济评论. 2013(03)
[4]   中国外贸依存度和失衡度的重新估算——全球生产链中的增加值贸易 [J].
李昕 ;
徐滇庆 .
中国社会科学, 2013, (01) :29-55+205
[5]   论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战略 [J].
洪银兴 .
经济学家, 2013, (01) :5-11
[6]   一般均衡分析:无限期界不完全市场条件下的预算约束 [J].
袁朋 .
经济学动态, 2012, (01) :104-108
[7]   战略机遇期与中国开放战略的调整 [J].
张二震 .
南京社会科学, 2010, (12) :1-5+15
[8]   后危机时代我国发展创新型经济的必要性研究 [J].
梁曙霞 .
经济问题探索, 2010, (08) :37-41
[9]   大国双引擎增长模式——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内需和外需 [J].
江小涓 .
管理世界, 2010, (06) :1-7
[10]  
新工业革命[M]. 中信出版社 , (美) 马什,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