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黄嘌呤-内源性单胺氧化酶(MAO)抑制剂样活性的研究

被引:6
作者
王本祥,陈晓光,徐惠波,周海鸥,张伟,王岩,张洁
机构
[1] 长春中医学院新药研究开发中心,吉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吉林省药物研究所
关键词
次黄嘌呤;单胺氧化酶;鹿茸;
D O I
10.13412/j.cnki.zyyl.1996.01.004
中图分类号
R285 [中药药理学];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体外实验证明,嘌呤类化合物对B-型MAO活性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抑制强度为:次黄嘌呤>鸟便嘌呤>腺嘌呤>嘌呤>黄嘌呤>尿酸。老龄小鼠(18月龄)的血、脑及肝组织MAO活性较年青小鼠(1月龄)显著升高,而上述组织中嘌呤类化合物的含量却随年龄增加而降低。老龄小鼠肝线粒体外膜MAO提取物中次黄嘌呤含量明显低于年青小鼠,但两组MAO中腺嘌呤含量却无明显差异。离体温孵实验证明[3H]次黄嘌呤与老龄小鼠脑和肝MAO结合量明显高于年青小鼠。体内结合实验结果亦表明[3H]次黄嘌呤与老龄小鼠肝MAO结合量高于年青小鼠外,并证明[3H]次黄嘌呤的结合部位是在MAO酶蛋白上,而非在辅基上。此外,多次灌服次黄嘌呤200mg/kg可明显抑制老龄小鼠脑MAO-B活性,并使单胺类物质(5-HT、DA)含量明显增加。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4
页数:6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