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力旋流器内空气核形成过程研究

被引:2
作者
王志斌 [1 ,2 ]
杨宗伟 [1 ]
褚良银 [2 ]
陈文梅 [2 ]
王升贵 [2 ]
机构
[1] 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2] 四川大学化工学院
关键词
水力旋流器; 空气核; 形成过程; 操作参数;
D O I
10.16082/j.cnki.issn.1001-4578.2009.12.027
中图分类号
TQ021 [基础理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高速摄像技术对空气核的形成、发展和稳定过程进行了测试,以期为全面了解旋流器内流场特性及分离特性提供依据,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旋流器分离机理和优化结构设计提供试验依据。结果表明,旋流器内空气核在形成过程中,当锥角小时,底流口处出现消失现象,消失长度与进口流量有关;在贯通过程中,空气从溢流口被吸入,贯通后又从底流口被吸入;空气核尺寸、形状以及弯曲、扭曲的严重程度受旋流器锥角和操作参数的影响较大。为了减小空气核对流场和颗粒分离的影响,旋流器结构与操作参数之间应有一相匹配的最佳操作参数。
引用
收藏
页码:5 / 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水力旋流器分离过程非线性随机特性研究.[D].王志斌.四川大学.2006, 03
[2]   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旋流器空气柱特性的探讨 [J].
王志斌 ;
陈文梅 ;
褚良银 ;
王升贵 .
化工装备技术, 2005, (06) :14-18
[3]   水力旋流器内空气柱直径的研究 [J].
苗青 ;
袁惠新 ;
王跃进 .
金属矿山, 2004, (06) :33-35
[4]  
Model-based parameterisation of a hydrocyclone air-core.[J].F.J.W. Podd;H.I. Schlaberg;B.S. Hoyle.Ultrasonics.2000, 1
[5]  
Prediction of air-core size and shape in a hydrocyclone.[J].T. Dyakowski;R.A. William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 Processing.1995, 1
[6]  
An adaptive method of predicting the air core diameter for numerical models of hydrocyclone flow.[J].Malcolm R. Davids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 Processing.1995, 3
[7]  
水力旋流器流场理论.[M].徐继润;罗茜著;.科学出版社.1998,
[8]  
水力旋流器.[M].褚良银等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