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时变增益分布式水文模型(Ⅰ)——模型的原理与结构

被引:21
作者
夏军 [1 ]
叶爱中 [1 ]
王纲胜 [2 ]
机构
[1]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黄河; 分布式时变增益模型;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34.9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针对黄河流域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流域水资源量的变化影响问题,建立了一大尺度分布式时变增益水文模型(DTVGM).DTVGM是系统论与物理机制相结合的水文模型.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无资料(缺资料)地区的水文问题(PUB).模型主要分为自然情况下产流与人类活动影响两大模块.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冰川水文学.[M].杨针娘;曾群柱著;.重庆出版社.2001,
[2]   黄河干流实际来水量不断减少的成因分析 [J].
刘昌明 ;
张学成 .
地理学报, 2004, (03) :323-330
[3]   分布式时变增益流域水循环模拟 [J].
夏军 ;
王纲胜 ;
吕爱锋 ;
谈戈 .
地理学报, 2003, (05) :789-796
[4]   基于DEM的分布式水文模型构建方法 [J].
王中根 ;
刘昌明 ;
左其亭 ;
刘青娥 .
地理科学进展, 2002, (05) :430-439
[5]   基于DEM的分布式流域水文物理模型 [J].
郭生练 ;
熊立华 ;
杨井 ;
彭辉 ;
王金星 .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 2000, (06) :1-5
[6]   黄河断流概况、变化规律及其预测 [J].
吴凯 ;
谢贤群 ;
刘恩民 .
地理研究, 1998, (02) :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