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更新世末期黄、渤海陆架沙漠化环境的形成

被引:29
作者
赵松龄,于洪军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关键词
陆架沙漠化,衍生沉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4.631 [];
学科分类号
070905 ;
摘要
未次盛冰期气候寒冷,温度降低,冰川发育,海面下降,黄、渤海陆架全部出露,东海陆架的大部分也裸露成陆,并成为亚洲大陆的一部分。降低了的气温使蒙古高压得到进一步增强,经常给亚洲大陆带来冷而干的气流,吹蚀亚洲内陆,也吹蚀出露了的陆架。根据多年来在陆架地区获得的浅地层剖面仪测量记录,陆架发生沙漠化的证据有:统一海相地层的解体、大面积的混杂堆积、漫长的风蚀基面、休止角型沉积结构以及埋藏沙丘群的发现等。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第四纪地质.[M].杨怀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2]  
渤海地质.[M].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编辑;.科学出版社.1985,
[3]  
山东庙岛群岛的红色风化壳与棕红土及其古气候意义.[J].曹家欣;严润娥;王欢.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1994, 02
[4]   黄海南部黄海槽沉积的成因及其浅地层结构 [J].
赵松龄 ;
李国刚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1, (05) :672-678
[5]   晚更新世末期中国陆架沙漠化及其衍生沉积的研究 [J].
赵松龄 .
海洋与湖沼, 1991, (03) :285-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