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场所安装监视器行为的法学思考

被引:30
作者
张友好
机构
[1] 四川大学法学院 博士研究生四川成都
关键词
监视器; 隐私权; 公共场所;
D O I
10.16390/j.cnki.issn1672-0393.2007.01.012
中图分类号
D922.1 [行政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公共场所安装的监视器是一柄双刃剑,其既具有监管、预防、震慑违法犯罪和收集证据等保障安全的功用,也对公众的隐私权、资讯自决权和行为自由等构成严重威胁。立法需要充分考量社会公共安全之保障和公众基本权利之保护等基本要素,并以谦抑原则、透明化原则和目的正当性原则等为指导,对监视器的安装主体、安装场所、监视强度以及所得资讯的监督和管理等作出明确的规制,以最大限度地实现二者的动态平衡。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网络隐私权的属性:从传统人格权到资讯自决权 [J].
彭礼堂 ;
饶传平 .
法学评论, 2006, (01) :57-62
[2]  
今后安装“电子眼”要按章审批[N]. 黄秀丽.北京日报. 2006 (003)
[3]  
德国民法总论[M]. 法律出版社 , (德)迪特尔·梅迪库斯(DieterMedicus)著, 2000
[4]  
法律与国家[M]. 辽海出版社 , (法)莱昂·狄骥(LeonDuguit)著, 1999
[5]  
宪法学教程[M]. 辽海出版社 , (法)莱昂·狄骥(LeonDuguit)著, 1999
[6]  
论经济与社会中的法律[M].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德)马克斯·韦伯(MaxWeber)著, 1998
[7]  
现代西方新闻法制概述[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刘迪著, 1998
[8]  
现代西方法理学[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沈宗灵著,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