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驱动格局下中国陆地植被指数变化

被引:13
作者
武永峰 [1 ,2 ]
王秀芬 [1 ,2 ]
李茂松 [1 ,2 ]
宋吉青 [1 ,2 ]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2] 农业部农业环境与气候变化重点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气候因子; 驱动格局; 植被指数; 时空变化;
D O I
10.13826/j.cnki.cn65-1103/x.2009.02.002
中图分类号
Q948.1 [植物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将降水、气温和日照作为驱动中国陆地植被指数变化的典型气候因子,基于1982-1999年10天合成的NOAA/AVHRR NDVI与同期降水量、平均气温和日照时数数据,按所有年份求平均后,分析旬NDVI与旬降水量、旬平均气温和旬日照时数的年内相关关系,确定中国陆地植被指数变化的气候驱动格局,揭示不同气候因子驱动格局下植被指数的时空变化特征和规律。结果表明,绝大部分植被覆盖区NDVI受气候因子驱动作用明显。气候因子驱动陆地植被指数变化的空间分异格局较为明显,大致分为气温显著区,降水显著区,日照显著区,气温和降水显著区,气温和日照显著区,降水和日照显著区,气温、降水和日照显著区,气温、降水和日照弱显著区,气温、降水和日照不显著区等9大类型。受局部地形、大气环流、海拔高度等的影响,在大的基本气候驱动格局内,还会形成其他不同的小气候驱动格局。1982-1999年间,所有气候驱动区的植被活动均表现为增强趋势,其NDVI的增加主要发生在春季或夏季。其中,气温和日照显著区的春季NDVI增幅最大,降水和日照显著区的夏季NDVI增幅最大。从各月变化来看,气温显著区、气温和降水显著区5月份的NDVI增长最为迅速,降水显著区、降水和日照显著区6月份的NDVI增长最迅速,日照显著区、气温和日照显著区3月份的NDVI增长最迅速,气温、降水和日照弱显著区4月份的NDVI增长最迅速,这些月份对全年NDVI变化的贡献也最大。
引用
收藏
页码:166 / 17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2]   塔里木南缘绿洲“冷岛”效应及与植被覆盖相关分析——以于田绿洲为例 [J].
马勇刚 ;
丁建丽 ;
徐成波 .
干旱区地理, 2007, (06) :865-870
[3]   中国气候变化的植物信号和生态证据 [J].
袁婧薇 ;
倪健 .
干旱区地理, 2007, (04) :465-473
[4]   基于遥感的贺兰山两侧沙漠边缘带植被覆盖演变及对气候响应 [J].
马安青 ;
高峰 ;
贾永刚 ;
单红仙 ;
王一谋 .
干旱区地理, 2006, (02) :170-177
[5]   基于MODIS数据不同荒漠植被指数的空间变化研究——以新疆三工河流域为例 [J].
卢丽萍 ;
赵成义 .
干旱区地理, 2005, (03) :381-385
[6]   1982-1999年我国陆地植被活动对气候变化响应的季节差异 [J].
朴世龙 ;
方精云 .
地理学报, 2003, (01) :119-125
[7]   北半球春季植被NDVI对温度变化响应的区域差异 [J].
龚道溢 ;
史培军 ;
何学兆 .
地理学报, 2002, (05) :505-514
[8]   AVHRR NDVI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分析 [J].
李本纲 ;
陶澍 .
生态学报, 2000, (05) :898-902
[9]   基于遥感和GIS的中国植被指数变化的驱动因子分析及模型研究 [J].
高志强 ;
刘纪远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0, (02) :155-164
[10]   中国地表植被覆盖变化及其与气候因子关系──基于NOAA时间序列数据分析 [J].
孙红雨,王长耀,牛铮,布和敖斯尔 ;
李兵 .
遥感学报, 1998, (03) :204-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