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关联分析在黔西北特殊生态区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被引:9
作者
王显立
申流柱
漆咏雪
机构
[1] 贵州省毕节地区农业技术推广站
关键词
玉米育种; 黔西北生态区; 灰色关联度; 统计分析;
D O I
10.13597/j.cnki.maize.science.2006.01.021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分析方法,对贵州省玉米区试“2003年黔西北特殊生态区G组”新参试的9个玉米新组合的数量性状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在黔西北特殊生态区,玉米各数量性状对产量影响程度的顺序为:穗位高>千粒重>株高>出籽率>穗粗>穗行数>穗长>行粒数>生育期。在该生态区选育(引进)新品种,应选择千粒重大、出籽率高、植株矮和穗位低的组合,并兼顾有较多的穗行数、行粒数与适宜的生育期。
引用
收藏
页码:67 / 6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黔西北特殊生态区11个杂交玉米新品种筛选及稳产性分析 [J].
邓培延 ;
吴学忠 .
玉米科学, 2004, (S1) :35-37
[2]   糯玉米鲜食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度分析 [J].
杜月红 .
贵州农业科学, 2004, (01) :60-61
[3]   西南地区玉米杂交种主要生物性状分析 [J].
刘玉旭 ;
王黎明 ;
刘必善 ;
李求文 ;
向发洪 ;
冯春福 .
玉米科学, 2003, (03) :42-44
[4]   灰色关联分析在玉米育种数量性状选择中的应用 [J].
英敏 .
贵州农业科学, 2002, (06) :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