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配逻辑与贫困“再生”——乌蒙山矿区H村农民的生计问题考量

被引:6
作者
张绪清
机构
[1] 六盘水师范学院
关键词
资源利益分配; 贫困“再生”; 发生学; 失地农民; 可持续生计;
D O I
10.13713/j.cnki.cssci.2014.03.023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0302 ;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资源利益分配是建构生态文明矿区的一个核心问题。从发生学视角透视,资源利益分配的政策偏离与结果异化为矿区贫困问题"再生"提供了解释逻辑。通过对乌蒙山矿区H村E组农民生计问题进行考量后发现,国家以"顾全大局"的名义将矿区作为"局部利益",弱势的农民一直处于被牺牲的"局部"陷入"生存困境"。建立健全矿区自然资源的产权制度建设,完善资源利益的共享机制,调整并形成新的利益分配格局实则矿区深度脱贫开发的关键之举;从顶层设计上搞好制度设计与政策安排,可弥补矿区农民的利益损失规避贫困"再生"。
引用
收藏
页码:114 / 12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矿产资源地贫困理论机理及体制改革——基于税制与政策“双重扭曲”的视角[J]. 宋文飞,李国平,韩先锋.制度经济学研究. 2013(01)
[2]   “双重扭曲”下的税收偏离与矿产资源地贫困 [J].
宋文飞 ;
李国平 ;
韩先锋 ;
孙永平 .
经济评论, 2013, (02) :129-137
[3]   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和分配与贫困减少——兼论农村内部收入不平等 [J].
于乐荣 ;
李小云 .
经济问题探索, 2013, (01) :117-122
[4]   地租理论与资源产品定价问题 [J].
沈尤佳 .
贵州社会科学, 2012, (12) :114-118
[5]   利益剥夺:国家能矿基地演化成“问题区域”的逻辑归因 [J].
张绪清 .
开发研究, 2012, (04) :97-100
[6]   金融抑制、产业结构与收入分配 [J].
陈斌开 ;
林毅夫 .
世界经济, 2012, 35 (01) :3-23
[7]   从功能性收入看中国收入分配的不平等 [J].
龚刚 ;
杨光 .
中国社会科学, 2010, (02) :54-68+221
[8]   谁在挤占居民的收入——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分析 [J].
白重恩 ;
钱震杰 .
中国社会科学, 2009, (05) :99-115+206
[9]   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提高居民分配所占比重 [J].
安体富 ;
蒋震 .
财贸经济, 2009, (07) :50-55
[10]   国民收入的要素分配:统计数据背后的故事 [J].
白重恩 ;
钱震杰 .
经济研究, 2009, 44 (03) :2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