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上游积石峡史前滑坡堰塞湖形成年代与发展演变研究

被引:14
作者
张玉柱 [1 ,2 ,3 ]
黄春长 [4 ]
周亚利 [4 ]
庞奖励 [4 ]
查小春 [4 ]
周强 [4 ,5 ]
郭永强 [4 ]
陈莹璐 [4 ]
郑紫星 [4 ]
胡迎 [4 ]
胡贵明 [4 ]
刘涛 [6 ]
机构
[1] 西北大学陕西省地表系统与环境承载力重点实验室
[2]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3]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4] 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5] 青海师范大学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
[6] Department of Hydrology and Atmospheric Sciences,University of Arizona
关键词
黄河上游; 积石峡; 古堰塞湖; 大洪水; 喇家遗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2.2 [动力地质及工程地质作用];
学科分类号
0814 ;
摘要
黄河上游史前大洪水与积石峡史前巨型滑坡堰塞湖、及其与中原地区"大禹治水"和夏王朝的关系问题,受到中外学术界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其中,关于黄河积石峡古堰塞湖的形成、发展演变和消亡形式问题,成为地学家必须准确回答的前沿性的科学问题.最近七年来,我们在黄河上游循化盆地、积石峡和官亭盆地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通过对古滑坡堆积体和堰塞湖厚达37m沉积物的野外宏观特征观测,沉积物磁化率、粒度、地球化学元素的测定,沉积物成因综合分析论证,以及光释光(OSL)技术断代,结果表明积石峡中段狐跳峡巨型滑坡堰塞事件发生在全新世中期(8.25±0.39)ka.巨大的滑坡堆积体堵塞黄河形成了堰塞湖,它并没有发生突然地垮坝溃决形成异常大洪水,而是持续存在了2600多年.滑坡堰塞坝体受到溢流缓慢的切割,堰塞湖逐渐变浅消亡,期间有反复地收缩和扩张变化,最终在全新世中期(5.65±0.21)ka消失,黄河逐渐贯通.也就是说,积石峡古堰塞湖消亡的年代要早于官亭盆地喇家遗址毁灭废弃的年代约1800年.在积石峡堰塞坝体下游的调查,没有发现所谓"堰塞湖溃决大洪水"的沉积物.这说明积石峡古堰塞湖的形成演变及其消亡过程与官亭盆地喇家遗址的毁灭废弃没有关系.这些研究结果,对于揭示青藏高原东北缘黄河上游史前时期自然灾害发生的规律,正确认识史前时期的人地关系发展演变,准确回答国际学术界和媒体对于黄河上游"堰塞湖溃决大洪水与大禹治水和夏王朝"关系问题的疑问,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357 / 1370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1]  
黄河上游(拉干峡—寺沟峡段)特大型滑坡发育特征与群发机理研究.[D].周保.长安大学.2010, 01
[2]  
黄河上游戈龙布滑坡及其堰塞湖沉积物光释光年代研究.[D].郭海婷.南京师范大学.2015, 02
[3]   青海喇家遗址史前灾难成因的探索与辨析 [J].
周强 ;
张玉柱 .
地理学报, 2015, 70 (11) :1774-1787
[4]   拉脊山断裂古地震与喇家遗址灾变事件关系研究 [J].
李智敏 ;
李延京 ;
田勤俭 ;
夏玉胜 ;
张加庆 ;
姚生海 ;
黄伟 .
地震研究, 2014, 37(S1) (S1) :109-115
[5]   民和喇家遗址碳十四测年及初步分析 [J].
张雪莲 ;
叶茂林 ;
仇士华 ;
钟建 .
考古, 2014, (11) :91-104
[6]   黄河上游官亭盆地红粘土层成因机制再探讨 [J].
殷志强 ;
秦小光 ;
赵无忌 ;
魏刚 .
第四纪研究, 2013, 33 (05) :995-1004
[7]   全新世早期黄河上游积石峡大型滑坡堵江事件研究 [J].
张志刚 ;
白世彪 ;
王建 ;
张帆宇 ;
洪婷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13, (07) :102-106
[8]   黄河上游官亭盆地喇家遗址地层光释光测年研究 [J].
张玉柱 ;
黄春长 ;
庞奖励 ;
周亚利 ;
查小春 ;
王龙升 ;
周亮 .
地理学报, 2013, 68 (05) :626-639
[9]   黄河永和关段全新世古洪水研究 [J].
黄春长 ;
李晓刚 ;
庞奖励 ;
查小春 ;
周亚利 .
地理学报, 2012, 67 (11) :1493-1504
[10]   黄河上游龙羊峡-刘家峡河段巨型滑坡形成机理分析 [J].
李小林 ;
郭小花 ;
李万花 .
工程地质学报, 2011, 19 (04) :516-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