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基层社会权威体系及其博弈

被引:4
作者
刘志松
机构
[1] 天津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关键词
基层社会治理; 民间权威; 国家公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092 [中国政治思想史];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国古代社会在专制的大背景之下,基层社会还存在着一种特殊的治理模式,即通过国家公权力与民间权威的博弈来实现社会秩序的维系。总体来讲,中国传统社会中存在两种力量,一种自然是代表国家的官府,另一种即是民间力量,习惯上把他们称为乡土精英。国家力量对基层社会的直接控制在历代以及一代的不同时期,其范围与程度都是不断变化的,但国家公权通过对民间权威的"借用"却是始终存在的。这种间接统治的中介力量就是民间权威,其中主要是士绅和宗族。民间力量在为国家力量所用的同时,也获得权力,在家国同构的大背景下,其所引领和推行的民间规则得到了国家的承认,成为基层社会治理链条中的重要一环。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清末乡村皇权、族权和绅权的联结 [J].
于建嵘 .
探索与争鸣, 2003, (03) :47-48
[2]  
中国政治制度史.[M].韦庆远;柏桦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  
乡土社会中的民间法.[M].田成有著;.法律出版社.2005,
[4]  
清代地方政府.[M].范忠信;晏锋译;瞿同祖著;.法律出版社.2003,
[5]  
长江中游宗族社会及其变迁.[M].林济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6]  
乡土中国.[M].费孝通 著.三联书店.1985,
[7]  
孙中山选集.[M].孙中山 著.人民出版社.1981,
[8]  
明史.[M].(清)张廷玉等撰;.中华书局.1974,
[9]  
清世祖实录...中华书局.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