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杭构造带红层盆地原型及其沉积作用

被引:47
作者
余心起
舒良树
颜铁增
祖辅平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2] 浙江省地质调查院
关键词
盆地原型; 断陷盆地; 拗陷盆地; 赣杭构造带; 沉积作用; 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
D O I
10.14027/j.cnki.cjxb.2005.01.002
中图分类号
P544.4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盆地原型是指盆地沉积时的构造属性类型,盆地原型分析就是按阶段的盆地结构分析法。文章暂不讨论赣杭带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的火山杂色断陷盆地,而以实地观察资料和前期研究成果,对早白垩世晚期以后形成的一系列NEE方向分布的红色断陷盆地及其沉积作用进行综合分析。盆地红层下部夹有玄武岩层,已有的K—Ar年龄值为 105~98Ma,由此判断赣杭带红色断陷盆地演化从早白垩世晚期开始。早期属典型的断陷盆地,呈现半地堑式形态,北界为向南倾斜的正断层,南界为超覆不整合。晚白垩世中后期演变为拗陷盆地,沉积盆地扩大,南北两侧均见到超覆不整合,北侧部分地段保留早期断裂边界。河流沉积作用为最主要沉积作用方式,盆地中心部位可见少量内生沉积的白云岩、泥灰岩及炭质泥岩。沉积组合大致为湖泊相、冲积扇相、三角洲相及河流相,代表了拉张型盆地的基本沉积类型,也反映了断陷湖盆由初始拉张断陷、中后期扩张为拗陷、到最后萎缩的完整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2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江山-广丰地区早白垩世晚期玄武岩的岩石地球化学及其构造意义 [J].
余心起 ;
舒良树 ;
颜铁增 ;
俞云文 ;
祖辅平 ;
王彬 .
地球化学, 2004, (05) :465-476
[2]   盆山耦合与沉积作用 [J].
李继亮 ;
肖文交 ;
闫臻 .
沉积学报, 2003, (01) :52-60
[3]   地球动力学与盆地层序及油气系统分析 [J].
刘和甫 ;
李小军 ;
刘立群 .
现代地质, 2003, (01) :80-86
[4]   赣东北地区燕山晚期火山岩同位素年代学研究 [J].
王勇 ;
管太阳 ;
黄国夫 ;
余达淦 ;
陈丛林 .
地球学报, 2002, (03) :233-236
[5]   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构造作用 [J].
舒良树 ;
周新民 .
地质论评, 2002, (03) :249-260
[6]   浙江白垩系上部地层的划分与对比 [J].
蔡正全 ;
俞云文 .
地层学杂志, 2001, (04) :259-266
[7]   陆相盆地沉积作用与构造作用的关系 [J].
陶晓风 ;
刘登忠 ;
朱利东 .
沉积学报, 2001, (03) :410-414
[8]   赣东北白垩纪事件沉积作用 [J].
蔡雄飞 ;
章泽军 ;
张志 ;
顾延生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01, (03) :71-75
[9]   浙东南中生代晚期火山岩Nd同位素组成及其地层学意义 [J].
俞云文 ;
徐步台 ;
陈江峰 ;
董传万 .
高校地质学报, 2001, (01) :62-69
[10]   信江盆地晚白垩世沉积体系特征与圭峰群地层划分的讨论 [J].
谢爱珍 .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 2001, (01) :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