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0 条
赣杭构造带红层盆地原型及其沉积作用
被引:47
作者:
余心起
舒良树
颜铁增
祖辅平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2] 浙江省地质调查院
来源:
关键词:
盆地原型;
断陷盆地;
拗陷盆地;
赣杭构造带;
沉积作用;
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
D O I:
10.14027/j.cnki.cjxb.2005.01.002
中图分类号:
P544.4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盆地原型是指盆地沉积时的构造属性类型,盆地原型分析就是按阶段的盆地结构分析法。文章暂不讨论赣杭带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的火山杂色断陷盆地,而以实地观察资料和前期研究成果,对早白垩世晚期以后形成的一系列NEE方向分布的红色断陷盆地及其沉积作用进行综合分析。盆地红层下部夹有玄武岩层,已有的K—Ar年龄值为 105~98Ma,由此判断赣杭带红色断陷盆地演化从早白垩世晚期开始。早期属典型的断陷盆地,呈现半地堑式形态,北界为向南倾斜的正断层,南界为超覆不整合。晚白垩世中后期演变为拗陷盆地,沉积盆地扩大,南北两侧均见到超覆不整合,北侧部分地段保留早期断裂边界。河流沉积作用为最主要沉积作用方式,盆地中心部位可见少量内生沉积的白云岩、泥灰岩及炭质泥岩。沉积组合大致为湖泊相、冲积扇相、三角洲相及河流相,代表了拉张型盆地的基本沉积类型,也反映了断陷湖盆由初始拉张断陷、中后期扩张为拗陷、到最后萎缩的完整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20
页数: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