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水库蓄水后宜昌至城陵矶河段枯水位变化及成因

被引:17
作者
韩剑桥
孙昭华
李义天
唐金武
机构
[1]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三峡水库; 宜昌-城陵矶河段; 枯水位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32.3 [水位观测、河床观测];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三峡水库蓄水后宜昌-城陵矶河段水沙、河道冲淤等实测资料,分析了宜昌-城陵矶河段内水位变化的整体分布状况及其随时间的发展历程与成因.结果表明,该河段水位降幅以枝江-监利为中心,呈现"中间大,两头小"的规律,在水位下降的发展历程上表现为沙市水位最先下降,而后下降趋势向上游、下游双向传递.宜昌-枝江河段水位变化受局部卡口作用的控制;枝江-监利河段水位变化是由沙市上游溯源冲刷和沙市下游沿程冲刷同时发展引起的;监利以下河段水位变化主要受下游水位的控制.
引用
收藏
页码:685 / 690+695 +69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水库下游非均匀沙输移及模拟技术初步研究.[D].葛华.武汉大学.2010, 10
[2]   枢纽下游河床极限冲刷及水位降落研究进展 [J].
张柏英 ;
李一兵 .
水道港口, 2009, 30 (02) :101-107
[3]   三峡建库后荆江三口分流的变化 [J].
李义天 ;
郭小虎 ;
唐金武 ;
孙昭华 .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09, 17 (01) :21-31
[4]   葛洲坝下游局部卡口对宜昌枯水水位影响的初步分析 [J].
李义天 ;
葛华 ;
孙昭华 .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07, (04) :435-444
[5]   三峡下游沙卵石河段纵剖面形态对枯水位影响 [J].
孙昭华 ;
李义天 ;
葛华 ;
李明 .
泥沙研究, 2007, (03) :9-16
[6]   三峡工程对其下游长江水位影响研究 [J].
姜加虎 ;
黄群 .
水利学报, 1997, (08) :40-4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