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草十杂类草草原地上生物量增长动态的研究

被引:8
作者
多立安,田德昌,崔艳丽,李敬兰,赵彬,佟振宇
机构
[1] 东北农业大学基础部,黑龙江省肇州县草原工作站,天津师范大学生物系(八里台)
关键词
羊草十杂类草草原,地上生物量,Logistic模型;
D O I
10.19720/j.cnki.issn.1005-9369.1995.03.018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通过对黑龙江肇州羊草十杂类草草原地上生物量增长率,Logistic增长信息参数及生产结构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地上部生物量最大绝对增长率(AGR)出现在6月20日~7月5日,平均为3.3533g/m2·d干物质;最大相对增长率(RGR)出现在5月20日~6月5日,平均为0.0662g/g·d干物质;在生长季节后期,绝对和相对增长率均出现负值,这表明地上部生物量的增长效率以生长初期为最高。群落地上部生物量达到最大值时所需的理论生长天数为114天.地上部生产结构由下至上呈幂函数变化,其模型为:Bn=aXb,其中93%的产量集中在40cm以下.
引用
收藏
页码:297 / 30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内蒙古白音锡勒牧场地区天然割草场合理割草制度的研究 [J].
仲延凯 ;
包清海 ;
孙维 .
生态学报, 1991, (03) :242-249
[2]   三江平原小叶章草地地上生物量季节性模式的研究 [J].
马克平 ;
张悦 ;
周瑞昌 .
中国草地, 1991, (02) :4-8+13
[3]  
植物生态学实验.[M].内蒙古大学生物系 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
[4]  
草地调查法手册.[M].[日]沼田真 主编;姜恕;祝廷成 译.科学出版社.1986,
[5]  
草地学.[M].北京农业大学 主编.农业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