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米粒重形成规律与结实期温度的关系

被引:7
作者
朱碧岩
程方民
吴永常
方辉
机构
[1] 西北农业大学农学系
关键词
稻米粒重,粒重形成,结实期温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10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多品种,多播期的试验结果表明,粒重形成的动态过程可用二次曲线模型来表征,且齐穗后20d内是粒重形成及其温度影响的主要时段;温度对粒重有效积累天数及速率的影响存在相互补偿作用,在补偿作用达到平衡时粒重达最大值,此时温度为粒重积累的适宜温度;结实期高(低)温一般要经历9~12d的连续作用才能看出其效果,并在以后时间亦有一定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6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几种典型生长曲线的最优化拟合 [J].
田志宏 ;
张桐华 .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1990, (02) :57-60+11
[2]   水稻籽粒灌浆特性与米质的关系 [J].
邵冬生 ;
唐建军 .
贵州农业科学, 1987, (02) :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