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M影像估算北京山区乔木林生物量

被引:9
作者
王光华
刘琪璟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关键词
遥感; 植被指数; 多元逐步回归; 主成分分析; 空间分布;
D O I
10.13324/j.cnki.jfcf.2012.02.016
中图分类号
S718.55 [森林生态系统];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目前遥感技术是估测区域森林生物量的有效手段。基于TM影像和样地数据,分析了从TM影像中提取的17个自变量与森林生物量的相关性,并用多元逐步回归法建立森林生物量模型,用于估算2009年北京山区森林生物量。提取的17个自变量中红光波段(TM3)、土壤校正植被指数(SAVI)和主成分分析的第三分量(PC3)为较好的解释变量,据此建立的生物量模型的相关系数较高(R2=0.869),估算得到北京山区森林生物量总计达1 088.38万t,平均生物量密度为35.2 t.hm-2。北京山区多数地方的森林生物量介于20-30 t.hm-2,大于30 t.hm-2的森林生物量主要分布在北部山区,表明北京森林质量不高,但提高的潜力很大。
引用
收藏
页码:120 / 12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北京地区森林植被生物量遥感反演及时空动态格局分析.[D].张慧芳.北京林业大学.2008, 01
[2]  
Assessing Utilization of Multi-Resolution Satellite Imageries in Geological Mapping : A Case Study of Jabal Bani Malik Area ; Eastern Jeddah City ; Kingdom of Saudi Arabia \\ Journal of King Abdulaziz University : Earth Sciences .- 2010 ; Vol. 21 ; No. 1.[J].Bishta ; Adel Zein.Journal of King Abdulaziz University : Earth Sciences.2010, 1
[3]   The potential and challenge of remote sensing-based biomass estimation [J].
Lu, Dengsheng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2006, 27 (07) :1297-1328
[4]   Synthesis of remote sensing approaches for forest carbon estimation: reporting to the Kyoto Protocol [J].
Patenaude, G ;
Milne, R ;
Dawson, TP .
ENVIRONMENTAL SCIENCE & POLICY, 2005, 8 (02) :161-178
[5]   Response of NDVI, biomass, and ecosystem gas exchange to long-term warming and fertilization in wet sedge tundra [J].
Boelman, NT ;
Stieglitz, M ;
Rueth, HM ;
Sommerkorn, M ;
Griffin, KL ;
Shaver, GR ;
Gamon, JA .
OECOLOGIA, 2003, 135 (03) :414-421
[6]   基于TM影像纹理与光谱特征和KNN方法估算5种红树林群落生物量 [J].
曹庆先 ;
徐大平 ;
鞠洪波 .
林业科学研究, 2011, 24 (02) :144-150
[7]   福建省柑橘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时空变化 [J].
林清山 ;
洪伟 ;
吴承祯 ;
林勇明 ;
陈灿 .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9 (02) :190-195
[8]   南方地区竹资源专题信息提取研究 [J].
余坤勇 ;
刘健 ;
许章华 ;
李国清 ;
缪丽娟 .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9, (04) :449-455
[9]   基于TM遥感影像的湿地松林生物量研究 [J].
马泽清 ;
刘琪璟 ;
徐雯佳 ;
李轩然 ;
刘迎春 .
自然资源学报, 2008, (03) :467-478
[10]   基于RS与GIS的南平市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分析 [J].
刘健 ;
亓兴兰 ;
余坤勇 ;
黄维友 ;
王维明 ;
陈明华 .
福建林学院学报, 2006, (01) :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