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区页岩气和煤层气联合开发的地质优选

被引:15
作者
陈尚斌 [1 ,2 ]
朱炎铭 [1 ,2 ]
李伍 [2 ]
罗跃 [2 ]
王怀勐 [2 ]
钟和清 [2 ]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页岩气; 煤层气; 联合研究开发; 有利区优选; 龙潭组; 气藏聚集模式; 资源分布; 扬子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21 [油气田开发地质论证];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优选煤层气和页岩气联合研究与开发的有利区域,以扬子地区二叠系龙潭组及其上下部组合地层为研究对象,分析页岩气和煤层气的资源分布特点;讨论成藏地质条件及气藏聚集模式,依据龙潭组及其上下部地层组合的分布特征和埋深、页岩气和煤层气的资源潜力等条件,确定优选区域。研究认为,龙潭组在上扬子和下扬子普遍发育;上扬子滇东-黔西等区煤层气资源丰富;上扬子龙潭组及其与局部由长兴组相变而成的大隆组组合,下扬子大隆组—龙潭组—孤峰组组合均发育富含有机质泥页岩,厚度较大、分布连续,有机质含量高,母质类型好,成熟度高,具有页岩气成藏的良好地质条件和丰富的资源潜力,且存在页岩气和煤层气资源的重叠组合性;至少在上、下扬子分别形成三种和两种地层空间气藏聚集模式。上扬子川南资阳、自贡及重庆、黔西北地区和下扬子苏南句容盆地,可作为开展页岩气和煤层气联合研究与开发的优选区域。
引用
收藏
页码:672 / 67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中国南方大地构造和海相油气地质.[M].马力[等]著;.地质出版社.2004,
[2]   四川地区志留系页岩气成藏的地质背景 [J].
朱炎铭 ;
陈尚斌 ;
方俊华 ;
罗跃 .
煤炭学报, 2010, 35 (07) :1160-1164
[3]   中国页岩气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J].
陈尚斌 ;
朱炎铭 ;
王红岩 ;
刘洪林 ;
魏伟 ;
罗跃 ;
李伍 ;
方俊华 .
石油学报, 2010, 31 (04) :689-694
[4]   我国页岩气富集类型及资源特点 [J].
张金川 ;
姜生玲 ;
唐玄 ;
张培先 ;
唐颖 ;
荆铁亚 .
天然气工业, 2009, 29 (12) :109-114+151
[5]   我国富含有机质泥页岩发育特点与页岩气战略选区 [J].
李玉喜 ;
聂海宽 ;
龙鹏宇 .
天然气工业, 2009, 29 (12) :115-118+152
[6]   中国煤层气的产业化进程与发展建议 [J].
钱凯 ;
施振生 ;
林世国 ;
张光武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9, 20 (06) :831-840
[7]   新一轮全国煤层气资源评价方法与结果 [J].
刘成林 ;
朱杰 ;
车长波 ;
杨虎林 ;
樊明珠 .
天然气工业, 2009, 29 (11) :130-132+152
[8]   页岩气开发现状及发展前景——关于促进我国页岩气资源开发的思考 [J].
潘继平 .
国际石油经济, 2009, 17 (11) :12-15+90
[9]   页岩气成藏控制因素及中国南方页岩气发育有利区预测 [J].
聂海宽 ;
唐玄 ;
边瑞康 .
石油学报, 2009, 30 (04) :484-491
[10]   页岩气的主要成藏要素与气储改造 [J].
张利萍 ;
潘仁芳 .
中国石油勘探, 2009, 14 (03) :20-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