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的模糊性之探析

被引:69
作者
陈云良
机构
[1] 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 副教授
关键词
法; 模糊性; 不确定性;
D O I
10.13415/j.cnki.fxpl.2002.01.003
中图分类号
D90 [法的理论(法学)];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法永远是模糊的 ,法的模糊性是其绝对属性 ,法的确定性只在相对意义上存在 ,法的模糊性是指法律所具有的归属不完全的属性 ,它是与法的普遍性相伴而生的基本技术特征。对法的模糊性现象 ,可以用模糊理论来研究 ,本文认为可以用模糊数学方法对其进行量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模糊性的层次特征与模糊论 [J].
陈世权 .
模糊系统与数学, 1999, (04) :1-6
[2]   论司法判决的不确定性 [J].
丁以升 .
现代法学, 1999, (05) :51-53
[3]   论设定法律责任的一般原则 [J].
叶传星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1999, (02) :11-16+117
[4]   成文法的演进与我国的法制建设 [J].
沈敏荣 .
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9, (01) :27-30
[5]   法律及其推理的确定性论析 [J].
解兴权 .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1998, (04) :9-13+18
[6]   法的普遍性、确定性、合理性辩析——兼论当代中国立法和法理学的使命 [J].
葛洪义 ;
陈年冰 .
法学研究, 1997, (05) :78-86
[7]   法律的文义解释与词典的使用──对美国司法过程中词典使用的述评 [J].
陈金钊,尹绪洲 .
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 1996, (03) :85-88
[8]   “模糊区”与知识产权的侵权认定 [J].
郑成思 .
中国法学, 1996, (02) :83-90
[9]   面临机遇与选择的中国法理学 [J].
舒国滢 .
法学, 1995, (09) :12-15
[10]  
民法解释学[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梁慧星著,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