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生物碱次生代谢工程研究进展

被引:18
作者
黄玉香 [1 ,2 ,3 ]
谭何新 [3 ]
于剑 [3 ]
张青磊 [2 ,3 ]
郭志英 [2 ,3 ]
陈越 [2 ,3 ]
刁勇 [2 ]
张磊 [3 ]
机构
[1]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学院
[2] 华侨大学生物医学学院
[3]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
关键词
药用植物; 生物碱; 合成途径; 次生代谢; 代谢调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7 [药用作物];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药用植物次生代谢途径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基础薄弱,阻碍了代谢工程在获取高价值次生代谢产物的广泛应用。生物碱是存在于药用植物中的一类含氮杂环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抗微生物、降血压、解痉镇痛等药理作用,备受研究者的关注。应用代谢工程手段改善代谢途径,提高次生代谢产物的量,对优化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以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价值。通过对药用植物生物碱类化合物的代谢合成途径进行综述,并讨论生物碱代谢工程的研究方法和调控策略,为药用植物生物碱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4271 / 428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43 条
[1]  
诱导子对雷公藤不定根生长和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影响[J]. 李琰,赵磊,崔蕾,雷嘉敏,张兴.生物工程学报. 2015(05)
[2]   异喹啉类生物碱生物合成、运输、储藏相关细胞生物学研究进展 [J].
程巧 ;
曾建国 ;
乐捷 .
植物学报, 2014, 49 (06) :720-728
[3]  
茉莉酸甲酯对曼陀罗毛状根中主要莨菪烷类生物碱成分积累和释放的影响[J]. 孙际薇,张鸿,王凤英,孙一铭,孙敏.中国中药杂志. 2013(11)
[4]   过表达内源PMT和H6H基因对颠茄发根托品烷类生物碱合成的影响 [J].
龙世平 ;
卢衍 ;
王亚雄 ;
杨春贤 ;
兰小中 ;
廖志华 .
药学学报, 2013, (02) :243-249
[5]   长春花萜类吲哚生物碱的生物合成途径 [J].
邢世海 ;
王荃 ;
潘琪芳 ;
赵静雅 ;
唐克轩 .
西北植物学报, 2012, (09) :1917-1927
[6]   托品烷类生物碱生物合成分子生物学与代谢工程 [J].
卢衍 ;
王细荣 ;
陈敏 ;
廖志华 .
中草药, 2012, 43 (05) :1018-1023
[7]   喜树碱生物合成途径及其相关酶的研究进展 [J].
沈少华 ;
刘姬艳 ;
胡江琴 ;
郦暄函 ;
王利琳 .
中草药, 2011, 42 (09) :1862-1868
[8]   促进剂组合对中国红豆杉细胞悬浮培养紫杉醇合成的影响 [J].
李干雄 ;
张京维 ;
骆雪兰 ;
侯云屏 ;
黄巧明 .
中草药, 2010, 41 (09) :1552-1555
[9]   紫杉醇前体生物合成途径及生物技术研究进展 [J].
刘万宏 ;
姚波 ;
祝顺琴 ;
廖志华 .
中草药, 2009, 40 (08) :1327-1331
[10]  
功能基因组学方法在药用植物次生代谢物研究中的应用[J]. 王勇波,刘忠,赵爱华,苏明明,谢国祥,贾伟.中国中药杂志. 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