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地资源供给与家庭农场的发生——基于孔明村的个案分析

被引:2
作者
万江红
安永军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社会学系/农村社会建设与管理研究中心
关键词
家庭农场; 小农; 种植大户; 农地供给;
D O I
10.19648/j.cnki.jhustss1980.2017.02.016
中图分类号
F321.1 [土地问题]; F324.1 [农场];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5 ;
摘要
生产和消费合一的小农家庭经营是中国农业的传统经营方式,从小农到家庭农场,家庭经营的内涵发生变化,表明农业经营开始超越小农经济的范畴。本文以一个村庄为个案对家庭农场的发展状况进行实证研究,一方面分析家庭农场与种植大户等既有规模经营主体在家庭经营内涵上的差别,另一方面分析家庭农场在农地资源的集中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家庭农场是一种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市场化经营主体,与小农家计生产的经营逻辑已然不同,是一种新型的经营主体;同时,由于劳动力转移的有限性和不稳定性,家庭农场在土地流转上面临困境,其发展是不稳定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04 / 11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家庭农场的土地流转特征及其优势——基于湖北黄陂某村的个案研究 [J].
周娟 ;
姜权权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29 (02) :132-140
[2]   上海市松江区发展家庭农场的实践与启示 [J].
赵鲲 ;
赵海 ;
杨凯波 .
农业经济问题, 2015, 36 (02) :9-13+110
[3]   当前农业规模经营的三种路径 [J].
谭林丽 ;
孙新华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40 (06) :50-56
[4]   家庭农场的实践界定、资格条件与登记管理——基于政策分析的视角 [J].
高强 ;
周振 ;
孔祥智 .
农业经济问题, 2014, 35 (09) :11-18+110
[5]   论家庭农场:优势、条件与规模 [J].
朱启臻 ;
胡鹏辉 ;
许汉泽 .
农业经济问题, 2014, 35 (07) :11-17+110
[6]   发展家庭农场的三个关键问题探讨 [J].
王春来 .
农业经济问题, 2014, 35 (01) :43-48
[7]   德国家庭农场发展对中国发展家庭农场的启示 [J].
徐会苹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40 (04) :70-73
[8]   家庭农场的制度解析:特征、发生机制与效应 [J].
高强 ;
刘同山 ;
孔祥智 .
经济学家, 2013, (06) :48-56
[9]   进一步发展我国家庭农场的思考 [J].
黎东升 ;
曾令香 .
农业经济, 2000, (07) :38-39
[10]  
农民经济学[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英) 艾利思 (Ellis,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