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高产夏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81
作者
曹胜彪 [1 ]
张吉旺 [1 ]
董树亭 [1 ]
刘鹏 [1 ]
赵斌 [1 ]
杨今胜 [2 ]
机构
[1] 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
[2] 山东省玉米育种与栽培技术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高产夏玉米; 施氮量; 种植密度; 产量; 氮素利用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选用DH661和ZD958为试验材料,设置0、120、240、360 kg/hm24个施氮水平和60000、75000、90000株/hm23个种植密度,研究了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高产夏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低密度60000株/hm2相比,增施氮肥可显著增加90000株/hm2高密度下玉米的单株干物质积累量、群体干物质积累量、籽粒产量、总氮素积累量、氮素转运量。90000万株/hm2种植密度条件下,随施氮量增加,氮素转运效率及贡献率呈上升趋势,而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效率、氮肥利用率呈下降趋势。本试验条件下,适量增施氮肥可以显著提高高种植密度下玉米的籽粒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综合考虑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两因素,ZD958和DH661两品种获得高产适宜的种植密度为90000株/hm2,施氮量为240~360 kg/hm2。
引用
收藏
页码:1343 / 135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超高产夏玉米群体质量与个体生理功能研究.[D].王永军.山东农业大学.2008, 02
[2]  
碳氮代谢对夏玉米穗粒数形成的影响机理.[D].申丽霞.中国农业大学.2005, 05
[3]  
施氮时期对高产夏玉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及抗氧化特性的影响.[J].吕鹏;张吉旺;刘伟;杨今胜;董树亭;刘鹏;李登海;.应用生态学报.2012, 06
[4]   施氮时期对超高产夏玉米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J].
吕鹏 ;
张吉旺 ;
刘伟 ;
杨今胜 ;
刘鹏 ;
董树亭 ;
李登海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1, 17 (05) :1099-1107
[5]   密度、氮肥互作对小麦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J].
曹倩 ;
贺明荣 ;
代兴龙 ;
门洪文 ;
王成雨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1, 17 (04) :815-822
[6]   施氮量对超高产夏玉米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J].
吕鹏 ;
张吉旺 ;
刘伟 ;
杨今胜 ;
苏凯 ;
刘鹏 ;
董树亭 ;
李登海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1, 17 (04) :852-860
[7]   种植密度对高产夏玉米登海661产量及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J].
刘伟 ;
张吉旺 ;
吕鹏 ;
杨今胜 ;
刘鹏 ;
董树亭 ;
李登海 ;
孙庆泉 .
作物学报, 2011, 37 (07) :1301-1307
[8]   施氮量对冀西北春玉米氮肥利用率和土壤硝态氮时空分布的影响 [J].
王激清 ;
刘社平 ;
韩宝文 .
水土保持学报, 2011, 25 (02) :138-143
[9]   施氮量和栽培密度对超级早稻不同器官氮素积累与转运及其吸收利用率的影响 [J].
徐春梅 ;
周昌南 ;
郑根深 ;
王丹英 ;
胡培松 ;
章秀福 .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1, (01) :15-20
[10]   移栽密度与供氮水平对水稻产量、氮素利用影响 [J].
樊红柱 ;
曾祥忠 ;
张冀 ;
吕世华 .
西南农业学报, 2010, 23 (04) :1137-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