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代课程定性定位问题的进一步探讨——兼评“课程即对话和转变的过程”的说法

被引:7
作者
廖哲勋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当代课程; 对话和转变; 课程的定性; 课程的定位; 教学过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23 [课程论课程设计、课程标准等入此。];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课程即对话和转变的过程"的思想渊源是实用主义的经验论,这种说法是对当代课程所作的错误定性和错误定位。美国中小学选定的是以预设为基础动态生成的课程,这种课程既不同于传统教育工作者强加给学生的那种固定的"包裹",也不是多尔所说的"跑的过程"。以学生为主体,以重视精神文化的学习为前提,引导学生主动连接经验世界和精神文化世界,促进学生主动发展,这是当代课程的根本属性。同时,还应该明确,课程与教学虽有密切联系,但两者的本质区别在于具有不同的性质和不同的定位。
引用
收藏
页码:78 / 8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后现代课程观[M]. 教育科学出版社 , (美)小威廉姆E.多尔(WilliamE.Doll, 2000
[2]  
课程与教学论[M].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 钟启泉, 1999
[3]  
民主主义与教育[M]. 人民教育出版社 , (美)杜威(Dewey, 1990
[4]  
Experience and Education .2 J.Dewey. Si men&Schuster Inc . 1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