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污染土壤中Hg的形态及无机离子对其释放能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1
作者
李杰颖 [1 ]
梁成华 [2 ]
刘方 [1 ]
杜立宇 [2 ]
姚敏 [2 ]
张宇 [2 ]
机构
[1] 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复合污染土壤; 汞; 形态; 释放;
D O I
10.13989/j.cnki.0517-6611.2007.35.016
中图分类号
X53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2803 ; 120405 ;
摘要
[目的]为污染土壤的控制和修复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沈阳某冶炼厂废旧厂区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连续浸提-形态分析法对汞形态进行分析,并以几种无机盐离子作浸提剂,研究不同离子浓度对污染土壤中汞的释放情况。[结果]土壤样品中汞主要以残渣态或晶格态存在,占87.40%,其次是难氧化降解有机质及某些硫化物结合态。随着SO42-和Cl-浓度的增加,汞的释放量逐渐增大。CO32-浓度大于50mmol/L对Hg的释放能力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OH-对汞的释放能力最弱。土壤中汞的释放量随着Na+、Ca2+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但释放率都不足总量的3%。随着HCl浓度的增大,汞的释放率增大,达56.56%。[结论]该土壤样品中汞主要以残渣态或晶格态存在。不同阴离子在不同的浓度范围内对Hg的释放能力不同。强酸条件能大大增强汞的溶出毒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1517 / 11518+11521 +1152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有机化合物和硝酸溶液对复合污染土壤中Cu、Zn、Pb释放的影响 [J].
倪才英 ;
田光明 ;
骆永明 ;
陈英旭 .
土壤学报, 2004, (02) :237-244
[2]   pH对铜在黄土中吸持及其形态的影响 [J].
孙卫玲 ;
赵蓉 ;
张岚 ;
邓宝山 ;
倪晋仁 .
环境科学, 2001, (03) :78-83
[3]  
铜污染土壤修复的有机调控研究Ⅱ.根际土壤铜的有机活化效应[J]. 吴龙华,骆永明,卢蓉晖,黄焕忠.土壤. 2000(02)
[4]   蓟运河底泥中汞的形态分布 [J].
林玉环 ;
康德梦 ;
刘静宜 ;
不详 .
环境化学 , 1983, (06) :10-19
[5]  
污染及有益元素的土壤化学平衡[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何振立主编, 1998
[6]   Leaching of heavy metals from contaminated soils using EDTA [J].
Sun, B ;
Zhao, FJ ;
Lombi, E ;
McGrath, SP .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001, 113 (02) :111-120
[7]  
Heavy metal adsorption by different minerals: application to the remediation of polluted soils[J] .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 199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