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壤旱地湿沉降氮特征及其对马唐-冬萝卜连作系统氮素平衡的贡献

被引:6
作者
周静 [1 ]
崔键 [2 ]
王国强 [3 ]
马友华 [2 ]
关静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2] 安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3]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红壤旱地; 湿沉降; 生态系统;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07.06.033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大气湿沉降作为农田生态系统养分的重要来源却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文章通过常规农作条件,采用自动降雨收集器结合田间实验方法,重点研究了红壤旱地牧草马唐(Digitaria ischaemum)和蔬菜冬萝卜(Raphanus sativus)连作期间大气湿沉降氮素特征,估算了湿沉降向该生态系统输入的氮量,讨论了其对该生态系统氮素平衡的贡献。结果发现,该研究区域不同月份大气湿沉降T-N平均质量浓度为3.91mg·L-1,其中NH4+-N、NO3--N的分别为1.21、0.61mg·L-1;试验期间,湿沉降输入马唐-冬萝卜连作系统的T-N为34.34kg·hm-2,其中冬萝卜生长期最多,占67.88%,湿沉降T-N对该系统氮素输入、输出、盈余的贡献分别为12.97%、17.65%、48.90%。湿沉降T-N对马唐生态系统氮素输入、输出、盈余的贡献分别为6.45%、16.54%、10.57%;对冬萝卜生态系统氮素输入、输出的贡献分别为24.86%和18.23%。红壤旱地普遍具有"酸瘦黏板"的特点,氮素作为一种重要的生命物质和作物营养的必需元素,对作物产量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结果表明,湿沉降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不容忽视。
引用
收藏
页码:1714 / 171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湿地生态系统氮素输入过程的研究进展 [J].
孙志高 ;
刘景双 ;
王金达 ;
李新华 ;
杨继松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6, (01) :97-102
[2]   大气湿沉降向太湖水生生态系统输送氮的初步估算 [J].
宋玉芝 ;
秦伯强 ;
杨龙元 ;
胡维平 ;
罗潋葱 .
湖泊科学, 2005, (03) :226-230
[3]   降水输入旱地农田生态系统中的养分研究 [J].
王旭刚 ;
郝明德 ;
张春霞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7) :115-120
[4]   太湖地区氮素湿沉降动态及生态学意义:以常熟生态站为例 [J].
王小治 ;
朱建国 ;
高人 ;
宝川靖和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9) :1616-1620
[5]   稻田氮肥的氨挥发损失与稻季大气氮的湿沉降 [J].
苏成国 ;
尹斌 ;
朱兆良 ;
沈其荣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11) :1884-1888
[6]   湖南韶山大气降水及森林降水离子分布特征 [J].
张龚 ;
曾光明 ;
蒋益民 ;
刘鸿亮 .
环境科学研究, 2003, (03) :14-17
[7]   陕西关中湿沉降输入农田生态系统中的氮素 [J].
李世清 ;
李生秀 .
农业环境保护, 1999, (03) :2-6
[8]   红壤农业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平衡和调控研究 [J].
何园球 ;
黄小庆 .
土壤学报, 1998, (04) :501-509
[9]   Fate of Urea Nitrogen Applied to Rape Grown on a Red Soil and Efficiency of Urea in Raising Rape Yield [J].
CAI GUI-XIN ;
PENG GUANG-HAO ;
WU YI-WEI ;
MA MAO-TONG ;
GAN SHOU-WEN and MEN CI-FU(Institute of Soil Science .
Pedosphere , 1995, (02) :107-114
[10]  
Mineral nitrogen inplant-soil system. Haynes R J. Academic Press Inc .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