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绿洲-荒漠过渡带水分梯度分布的芦苇抗氧化保护机理

被引:11
作者
龚春梅 [1 ]
宁蓬勃 [2 ]
王根轩 [3 ]
魏小平 [1 ]
贾亚宁 [1 ]
机构
[1] 兰州大学干旱与草地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3]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农业生态与工程研究所
关键词
芦苇; 水分梯度; 丙二醛; 抗氧化酶; 类胡萝卜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5 [植物生理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对甘肃省河西走廊绿洲-荒漠过渡带沿水分梯度分布的芦苇的生长环境特征以及抗氧化系统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芦苇叶片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在盐渍胁迫严重的盐渍化生境很高。芦苇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根区土壤含水量降低时显著增加,对抵御干旱胁迫的贡献较大,但对盐渍胁迫并不敏感;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随干旱胁迫加剧而逐渐升高,对水分亏缺的响应大于对盐渍化响应;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土壤含水量较高的盐渍化生境和土壤含水量很低的沙丘生境中都较高,对抵抗盐渍胁迫和干旱胁迫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芦苇叶片抗氧化物质类胡萝卜素(Car)含量随土壤含水量降低未表现出显著变化,在盐渍化生境还有降低,说明Car对抵御干旱胁迫和盐渍胁迫贡献很小。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Na2CO3与NaCl胁迫下星星草幼苗叶绿体保护酶活性的比较 [J].
汪月霞 ;
孙国荣 ;
王建波 ;
陈刚 ;
曹文钟 ;
刘爱萍 ;
王聪 .
草业学报, 2007, (01) :81-86
[2]   高温季节草地早熟禾草坪质量与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J].
陈传军 ;
沈益新 ;
周建国 ;
李志华 .
草业学报, 2006, (04) :81-87
[3]   植物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的作用机制、酶学及分子特性 [J].
孙卫红 ;
王伟青 ;
孟庆伟 .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5, (02) :143-147
[4]   不同生境两种生态型芦苇的抗氧化系统(英文) [J].
宫海军 ;
陈坤明 ;
高永生 ;
赵志光 ;
王锁民 ;
张承烈 .
西北植物学报, 2004, (02) :193-198
[5]   绿洲-荒漠交错带环境特征初步研究 [J].
贾宝全 ;
慈龙骏 ;
蔡体久 ;
高志海 ;
丁峰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09) :1104-1108
[6]   水分胁迫对2种生态型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的可溶性蛋白含量、SOD、POD、CAT活性的影响 [J].
王俊刚 ;
陈国仓 ;
张承烈 .
西北植物学报, 2002, (03) :561-565
[7]   水分胁迫对荔枝叶片氮和核酸代谢的影响及其与抗旱性的关系 [J].
陈立松 ;
刘星辉 .
植物生理学报, 1999, (01) :49-56
[8]   水分亏缺诱导的氧化胁迫和植物的抗氧化作用 [J].
蒋明义 ;
郭绍川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6, (02) :144-150
[9]   不同生长型芦苇与土壤水盐相关的研究 [J].
李卫军,高辉远,徐江 .
中国草地, 1995, (06) :20-23
[10]   茉莉酸甲酯对水分胁迫下花生幼苗SOD活性和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 [J].
潘瑞炽,豆志杰,叶庆生 .
植物生理学报, 1995, (03) :22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