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德平原区深层水开采与地面沉降关系空间分析

被引:25
作者
石建省 [1 ]
郭娇 [1 ]
孙彦敏 [1 ]
孙毅 [2 ]
陈银生 [3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2] 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
[3]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
关键词
京津冀德平原; 深层地下水; 地面沉降; 空间统计;
D O I
10.16509/j.georeview.2006.06.014
中图分类号
P642.26 [地面沉降];
学科分类号
0814 ;
摘要
京津冀德地区是我国重要城市集中区和农业生产基地,由于深层地下水的过量开发利用,产生了严重地面沉降问题。部分学者认为,深层地下水累计开采量基本上相当于地面沉降累计量,认为京津冀德平原区深层水属于储存资源,基本得不到补给和更新。本文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开发利用深层地下水的京津冀德平原区大约八万平方千米范围,进行了累计地面沉降体积分布、深层水水位变差分布的空间分析,结合对深层地下水开采量的研究,初步探讨了深层水开采利用与地面沉降宏观关系的定量特征,结论是多年平均深层水开采量为25×108~27×108m3,多年平均地面沉降体积量为11.2×108m3,年均地面沉降体积大约相当于41%44%的年均深层水开采量体积,还有56%59%的深层水开采未导致直接的地面沉降响应,说明在高强度开采激励条件下深层水的动力场可能已经发生巨大变化,对深层水开采引起地面沉降的关系、深层水的组成与循环更新机制应进一步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804 / 80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环境变化对河北省水资源量的影响 [J].
邵爱军 ;
胡春胜 .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2, (10) :38-40+45
[2]   从地面沉降论河北平原深层地下水资源属性及合理评价 [J].
郭永海,沈照理,钟佐,王东胜 .
地球科学, 1995, (04) :415-420
[3]   黑龙港地区深层地下水的开发利用 [J].
陈宁生 ;
赵秀兰 ;
臧逸中 ;
张冬玲 ;
杨伦 .
水利水电技术, 1992, (05) :35-40
[4]  
中国地下水资源.[M].张宗祜; 李烈荣; 主编.中国地图出版社.2005,
[5]  
中国地下水资源.[M].张宗祜;李烈荣主编;.中国地图出版社.2004,
[6]  
海河平原地下水演变与对策.[M].张光辉等著;.科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