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有关水土资源配置生态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战略问题研究

被引:24
作者
中国工程院东北水资源项目组 [1 ]
钱正英 [2 ]
沈国舫 [1 ]
石玉林 [1 ]
机构
[1] 中国工程院
[2] 全国政协
关键词
中国东北地区; 水土资源配置; 生态与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05 ; 020106 ;
摘要
东北地区包括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地区即赤峰市、通辽市、兴安盟和呼伦贝尔市,土地总面积约124×104km2,人口1.19亿。东北地区不仅工业发达,而且有我国最大的林区和最好的草原,也是全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由于长期粗放式的生产经营,部分工农业频临衰竭,环境受到严重损害,主要表现在:可采森林枯竭;很多地方的草地退化、沙化和盐化;耕地的黑土资源严重流失;水质严重污染,河流干枯,地下水超采,湿地大量减少;工矿城市遗留严重的矿山环境问题。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唯一选择是及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此,项目组提出了8项战略性建议:土地利用的总体应当是耕地总量不再增加,林、草、湿地不再减少,城市和工矿用地合理控制;开发农业的巨大潜力,建设我国最大的农产品基地;必须进一步采取措施,才能保证东北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城市化健康发展,合理解决城市的水源危机和煤矿城市的地质灾害;加强地质勘探,提高资源保证程度;将保护水环境,防治水污染作为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重大任务;西部地区应节制社会经济用水,保护生态与环境;水资源配置应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创造条件。
引用
收藏
页码:1 / 24
页数:24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