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砂西油田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下部沉积相定量研究

被引:32
作者
金振奎
张响响
邹元荣
王邵华
明海慧
周新科
杜社卿
机构
[1] 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地球科学系
[2] 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地质研究院
关键词
青海; 砂西油田; 古近系; 下干柴沟组沉积相; 定量研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随着油田开发难度的加大 ,开发中仅仅把储集砂体的沉积相类型确定下来是远远不够的 ,还要求准确地预测砂体的宽度、长度等定量参数 ,这就是文中所指的沉积相定量研究。根据大量钻井资料 ,在地层精细划分对比的基础上 ,对青海砂西油田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下部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和曲流河三角洲平原进行了定量研究 ,确定了分流河道砂体的宽度、宽 /厚比等参数。研究表明 ,本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的分流河道砂体宽多为 1 2 0 0— 30 0 0m ,厚多为 5— 1 0m ,宽 /厚比 2 0 0— 2 80。曲流河三角洲平原的分流河道砂体宽多为 40 0— 70 0m ,厚多为 3— 6m ,宽 /厚比 80— 1 1 0。辫状三角洲分流河道砂体比曲流三角洲分流河道砂体普遍宽、厚的原因是由于辫状三角洲分流河道频繁摆动改道引起砂体的横向拼合和垂向叠置所致。这种河道可称复合河道。利用“厚度中心法”可区分复合河道与单河道。由于不同沉积相的砂体宽度不同 ,在油田开发中的井网部署方案应该不同
引用
收藏
页码:99 / 10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渤海湾盆地北部奥陶纪岩相古地理 [J].
金振奎 ;
邹元荣 ;
由伟丰 ;
蒋春雷 .
沉积学报, 2002, (01) :13-19
[2]   塔里木盆地晚泥盆世及石炭纪岩相古地理 [J].
朱如凯 ;
罗平 ;
罗忠 .
古地理学报, 2002, (01) :13-24
[3]   中国早寒武世岩相古地理 [J].
冯增昭 ;
彭勇民 ;
金振奎 ;
鲍志东 .
古地理学报, 2002, (01) :1-12+97
[4]   大港探区奥陶系岩溶储层发育分布控制因素 [J].
金振奎 ;
邹元荣 ;
蒋春雷 ;
由伟丰 .
沉积学报, 2001, (04) :530-535
[5]  
沉积岩石学[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冯增昭主编, 1993
[6]  
碎屑岩沉积相研究[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委员会编, 1988
[7]  
青海油田石油地质志 .2 青海油田石油地质志编写组. 石油工业出版社 .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