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西部羊邑和龙陵地区晚上新世植被和古气候

被引:14
作者
徐景先
王宇飞
杜乃秋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4] 陕西西安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关键词
晚上新世; 植被; 古气候; 云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4.6 [新生代(界)];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云南西部羊邑和龙陵地区晚上新世孢粉组合均以被子植物占优势 ,蕨类和裸子植物次之 ,藻类类群少。龙陵孢粉组合比羊邑孢粉组合含有更丰富的亚热带被子植物成分 ;裸子植物类群相对较少 ;蕨类类群较多 ,但孢子含量低。与研究地区现生植被对比研究的结果显示羊邑孢粉组合的大部分类群来自常绿针阔叶混交林 ,现在分布于羊邑地区海拔 2 80 0~3 1 0 0m的地带 ,其余部分来自海拔 3 2 0 0m以上的云冷杉林 ;而龙陵孢粉组合的大部分类群来自山地湿润常绿阔叶林 ,分布于今日龙陵地区海拔 1 60 0~ 2 50 0m的地带 ,其余部分来自海拔 2 30 0~2 90 0m的常绿针阔叶混交林。这些云南西部晚上新世植被反映了湿润的亚热带山地气候。
引用
收藏
页码:217 / 22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云南中西部地区晚第三纪孢粉植物群及其古植被和古气候研究.[D].徐景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2, 01
[2]   滇西地区新第三纪孢粉组合特征及环境变迁 [J].
张绪教,何科昭,周志广 .
现代地质, 1996, (02) :187-201
[3]   滇西地区上新世晚期含煤沉积的孢粉组合特征 [J].
唐华芬 ;
胡友恒 .
中国煤田地质, 1993, (04) :29-33
[4]   云南腾冲新第三纪植物群及其时代 [J].
陶君容 ;
杜乃秋 .
JournalofIntegrativePlantBiology, 1982, (03) :273-281+303
[5]   云南洱源三营煤系的植物化石群和孢粉组合 [J].
陶君容 ;
孔昭宸 .
JournalofIntegrativePlantBiology, 1973, (01) :120-130
[6]  
云南岩相古地理图集.[M].云南省地质矿产局编;.云南科技出版社.1995,
[7]  
云南植被.[M].《云南植被》编写组 编著.科学出版社.1987,